千门万户人听劝,好结良因。恤念饥人。共设三冬粥济贫。
福弥臻。一抄半撮慈悲米,功行非轻。远胜看经。恻隐之心达玉京。
注仙名。
注释
第1句:千门万户人听劝,好结良因。
- 关键词:千门万户、人听劝
- 解析:描述了整个城市中无数家门的景象,人们都在倾听劝导,强调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和动员力量。
第2句:恤念饥人。共设三冬粥济贫。
- 关键词:恤念、饥人、三冬
- 解析:指出政府对贫困者的关怀与支持,通过设置冬季粥食来帮助那些饥饿的人,展现了政府在扶贫工作上的努力和贡献。
第3句:福弥臻。一抄半撮慈悲米,功行非轻。
- 关键词:福弥臻、一抄半撮、慈悲米、功行
- 解析:“福弥臻”暗示随着慈悲行动的进行,福报将更加深厚;“一抄半撮慈悲米”则形容虽然数量不多,但意义重大。这里强调了慈善行为虽微小却能带来巨大的福报。
第4句:远胜看经。恻隐之心达玉京。
- 关键词:远胜、看经、恻隐之心、玉京
- 解析:指出慈善行为比仅仅学习佛教经典更为有力,因为慈善能够触动人的内心,让恻隐之心达到更高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繁忙的城市景象,强调了政府和社会对贫困人群的关心和支持。诗中以“千门万户”和“恤念饥人”为开篇,迅速建立起一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氛围;紧接着“共设三冬粥济贫”具体展示了政府在扶贫方面的实际行动,不仅数量上体现了对穷人的关怀,更从精神层面传达了同情与温暖。
诗的后半段通过“福弥臻”、“一抄半撮慈悲米”等词汇表达了慈善行为的重要性以及其所带来的深远影响。这不仅是对物质帮助的肯定,更是对心灵慰藉和精神升华的赞扬。最后一句“远胜看经”则将慈善与佛教经典进行了对比,突出了慈善行为的超越性价值。
《添字丑奴儿》不仅是一首表达对穷人同情与援助的诗歌,更是一部颂扬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品。它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应当关注并解决社会的不平等问题,通过点滴的善举汇聚成海,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