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公听劝。世事无涯难历偏。好认玄微。稍稍知空达妙机。
家缘撇掉。云水遨游修大道。异日功成。跨鹤携云赴玉京。

【译文】

金莲从玉花中走出,于吉先来劝说我。世事无涯难历偏,好认玄微。稍稍知空达妙机。

家缘撇掉,云水遨游修大道。异日功成,跨鹤携云赴玉京。

【注释】

1.金莲:佛经中有“千叶莲花”的名号,这里指佛经。

2.玉花:指佛经。

3.疃(tun)于吉:人名,传说为东汉末年道士。曾得道于洛阳市东的阳城山中,自号通灵子。后因事得罪被流放到辽东,中途病死。

4.于公:指晋朝的陶渊明,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以隐逸生活著称。

5.世事无涯难历偏:世间的事没有尽头,难以经历。

6.玄微:指玄妙之微言。

7.云水:指道教修炼中的云水行、云水术等法事。

8.大道:道家修炼中的“大道”即“无为”。

9.家缘:指世俗之事。

10.携云:道教用语,指乘风飞升。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道教诗,表达了作者向往道教修炼,追求超脱世俗,追求大道的精神境界。
首句“金莲出玉花于疃于吉先索”,描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金莲和玉花都是佛教中的吉祥象征,这里可能是指修行者的心境达到了一种清净如莲,智慧如花的境界。于吉是东汉末年的道士,他因得到道门真传而隐居在阳城山中,后来因病去世。这里的“先索”可能是说在修行的道路上需要先有求索之心,才能得到真正的道法。
第二句“于公听劝。世事无涯难历偏”,则是对修行者的内心世界的描绘。世事无边无际,难以经历,这是修行者面对世界的一种心态。他们知道世间的一切都无法完全理解或接受,但他们选择了一种超然的态度,用一颗平静的心去面对这一切。
第三句“好认玄微。稍稍知空达妙机”,进一步展开了修行者的心态和境界。玄微是道家的哲学概念,指的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真相。空达则是指达到一种无我无物的心境,能够洞察一切。这里强调了修行者对玄微的理解和对空达的领悟,这是一种非常高深的修为。
接下来的几句“家缘撇掉。云水遨游修大道。异日功成,跨鹤携云赴玉京”,描述了修行者的修炼过程和他们的未来。他们放下了世俗的名利和欲望,只专注于修炼大道。在修炼的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遭遇种种困难和挑战,但只要坚持修炼,总有一天会成功。成功之后,他们将乘鹤携云前往天堂,这是对他们修行成果的最高赞誉。
这首诗通过描绘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和修炼过程,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真理的精神境界。它鼓励人们要放下世俗的欲望和名利,专注于内心的修炼,以达到一种高远的人生目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