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日驾盐车,鞭棒时时打。自数精神久屈沉,如病马。怎得优游也。
伯乐祖师来,见后频嗟呀。巧计多方赎了身,得志马。须报师恩也。

黄鹤洞中仙

终日驾盐车,鞭棒时时打。自数精神久屈沉,如病马。怎得优游也。

伯乐祖师来,见后频嗟呀。巧计多方赎了身,得志马。须报师恩也。

注释:

  1. 黄鹤洞中仙:指传说中的仙人黄鹤子,他住在黄鹤山中。
  2. 终日驾盐车:整天在车上忙碌地工作,形容勤劳。
  3. 鞭棒时时打:用鞭子和棒子不停地打,形容辛苦劳作。
  4. 自数(shuò)精神久屈沉:自己感叹自己的精神长久被束缚、沉沦。
  5. 如病马:形容自己如同生病的马,比喻处境艰难,无法自由行动。
  6. 怎得优游也:怎么能够悠闲自在呢?表示渴望摆脱束缚,享受生活。
  7. 伯乐祖师来:传说中善于识别良马的伯乐来了,这里比喻有才能的人出现。
  8. 频嗟呀(jiē):不断地叹气或感叹。
  9. 巧计多方赎了身:巧妙地想出了很多办法让自己脱离困境或获得自由。
  10. 得志马:得到成功或实现愿望的马,比喻获得了应有的回报或地位。
    赏析:
    这首诗通过黄鹤子的寓言故事,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束缚的不满。诗中黄鹤子终日驾盐车,鞭打鞭打,感叹自己的精神被压抑,无法自由行动。然而,终于有伯乐的出现,帮助他解脱了束缚,实现了他的愿望。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形象和巧妙的构思,传达了对自由的追求和对束缚的反抗。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有智慧和勇气去面对困难,寻找机会摆脱束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