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笑此身无定在,北州又复南州。
买田何日遂归休。
向来元落落,此去亦悠悠。
赤日黄尘三百里,嵩丘几度登楼。
故人多在玉溪头。
清泉明月晓,高树乱蝉秋。

《临江仙·寄德新丈》是元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元好问的作品,这首词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元曲中的佳作。下面将逐一赏析这首诗词:

  1. 诗词原文
    自笑此身无定在,北州又复南州。
    买田何日遂归休。
    向来元落落,此去亦悠悠。
    赤日黄尘三百里,嵩丘几度登楼。
    故人多在玉溪头。
    清泉明月晓,高树乱蝉秋。

  2. 译文注释

  • “自笑此身无定在”:自嘲自己的一生漂泊不定。
  • “北州又复南州”:形容自己频繁地迁徙,南北不定。
  • “买田何日遂归休”:何时才能买到田地,结束这种漂泊的生活。
  • “向来元落落”:过去常常感到孤独落寞。
  • “此去亦悠悠”:这次出行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 “赤日黄尘三百里”:形容旅途的艰辛和漫长。
  • “嵩丘几度登楼”:多次登上嵩山之巅,感叹人生多变。
  • “故人多在玉溪头”:老朋友大多都在玉溪这个地方。
  • “清泉明月晓”:描绘清晨的美景,象征新的开始。
  • “高树乱蝉秋”:秋天高树上的蝉声嘈杂。
  1. 作品赏析
  • 此词抒发了元好问对生活无常和人生漂泊的感慨。他通过反复强调“无定”和“飘摇”,表达了一种对于世事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无奈与悲凉。
  •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使得读者能够深入体会到他的情感波动。
  • 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赤日黄尘”、“清泉明月”、“高树乱蝉”,作者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自己的人生状态相联系,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意境美。

元好问通过《临江仙·寄德新丈》这首词,不仅表达了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还揭示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这首词不仅是元好问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那个时代人们共同感受的缩影。通过对这首诗词的学习和理解,我们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