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外风烟隔紫垣,楼头客子动归魂。
飘萧蓬鬓惊秋色,狼藉麻衣涴酒痕。
天堑波光摇落日,太行山色照中原。
谁知沧海横流意,独倚牛车笑孝孙。

诗句原文

楼外风烟隔紫垣,楼头客子动归魂。

飘萧蓬鬓惊秋色,狼藉麻衣涴酒痕。

译文赏析

这首诗是金朝诗人李汾所作的《汴梁杂诗四首 其三》。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京城汴梁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他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全诗意境宏大,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和对未来生活的期望。

注释关键词解释

  • 楼外风烟:形容高楼之外景色迷离,如同烟雾弥漫。
  • 紫垣:指皇宫的城墙,这里用来代指汴梁(今开封)。
  • 客子:诗人自称,指自己在外漂泊的身份。
  • 归魂:指思乡之情,灵魂仿佛要随风回到故乡。
  • 飘萧蓬鬓:形容头发蓬松散乱,如同飘摇的芦苇。
  • 秋色:秋天的颜色,这里用来表达季节的变换。
  • 狼藉麻衣:形容衣服破烂不堪,沾满了酒渍。
  • 天堑:指黄河,古人常将其比作自然形成的屏障,用以防御敌军。
  • 太行山色:指太行山脉的山色,这里用来表现地势的险峻。
  • 沧海横流意:比喻世事如海,变幻莫测。
  • 孝孙:古代对年轻有为者的美称。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京城汴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与思念之情。“楼外风烟隔紫垣,楼头客子动归魂”两句,通过对比的方式,将诗人的家乡与京城汴梁进行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纠结。“飘萧蓬鬓惊秋色,狼藉麻衣涴酒痕”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异乡的生活状态,通过衣物的凌乱,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而“天堑波光摇落日,太行山色照中原”则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最后,“谁知沧海横流意,独倚牛车笑孝孙”两句,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年轻有为者的赞美。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史诗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