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际林间杖屦香,纶巾野服道家妆。
妇姑䌟纩欣同社,翁仲扶筇不出乡。
拜跪使君嗟老大,逢迎地主问耕桑。
今秋一饱天难必,且快新苗雨后凉。

注释:

  1. 水际林间:水边和树林之间。
  2. 杖屦香:拄着拐杖,穿着草鞋。
  3. 纶巾野服:用葛布做的头巾,野服,即农家服装。
  4. 䌟纩:梳理棉絮。
  5. 翁仲:指木偶人。扶筇不出乡:拿着手杖,没有出来。
  6. 使君:对地方长官的尊称。嗟老:感叹年老。老大:年老。
  7. 地主:主人,这里指游郤家泺的主人。
  8. 今秋:这个秋天。一饱:一次吃饱。天难必:天不能保证。难必:不能确定。
  9. 新苗:新生的幼苗。雨后凉:雨后的凉爽。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郤家泺时的所见所感,通过描绘自己与当地居民的交流、互动,展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观。全诗以“游”为线索,通过对自然景物、人物活动和心理状态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句“水际林间杖屦香”,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水边林间的场景,杖屦香表示诗人身着简朴的农服,行走在大自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宁静。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诗人的外在形象,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第二句“纶巾野服道家妆”,进一步描述了诗人的形象。这里的“纶巾”指的是用葛布做的头巾,是一种传统的农民装扮;“野服”则表示农民的服装,朴素无华。这里的“道家妆”则是指农民们打扮得整洁大方,给人一种朴实无华的印象。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农民们的外貌特征,也表达了对农民们的赞美和敬意。
    第三句“妇姑䌟纩欣同社”,描绘了当地的妇女们在一起纺线的情景,表示她们和睦相处,互相帮助。这里的“䌟纩”是指整理棉絮,表示妇女们正在忙着准备过冬的生活。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妇女们的日常生活,也表达了她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和互助精神。
    第四句“翁仲扶筇不出乡”,描绘了当地的老人在户外活动的情景,表示他们虽然年迈,但依然活跃在户外,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这里的“翁仲”是指木偶人,一种用来装神弄鬼的道具,而“扶筇”则是指用手杖作为支撑。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老人的活动状态,也表达了对他们生活态度的肯定和尊重。
    最后四句“拜跪使君嗟老大,逢迎地主问耕桑”,描述了诗人与地主之间的交流互动。这里的“使君”是指地方长官,而“地主”则是指当地的主人。诗人向主人请教耕种的事情,表现出他虚心学习的态度。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地主的形象,也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和学问的渴望和追求。
    尾联“今秋一饱天难必,且快新苗雨后凉”,诗人对未来充满了期待,表示他希望能够在这个秋天有一个丰收的季节,品尝到美味的食物。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新苗的欣赏和喜爱,因为它们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和欢乐。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望,也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