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云疏木叶黄,绕篱目送雁南翔。
酒倾桑落林庐静,秋入骚人齿颊香。
人惜后期沾雨露,天教晚节傲风霜。
凭谁寄语陶元亮,不为南山兴自长。
下面是对《菊二首·其一》逐句的详细解析:
- 第一句:“水冷云疏木叶黄,绕篱目送雁南翔。” 
 此句描绘了一幅秋日的景象。在寒冷的水面上,稀疏的白云飘过,黄色的树叶点缀其间,而篱笆旁的一只大雁正向南飞翔。这一句通过“水冷”、“云疏”、“木叶黄”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深秋的氛围。
- 译文一: 
 清冷的水面上,云彩稀薄,黄色的树叶在秋风中摇曳。我静静地站在篱笆旁,看着一群大雁向南飞翔。
- 第二句:“酒倾桑落林庐静,秋入骚人齿颊香。” 
 此句表达了诗人饮酒的情景。他将酒倒入桑落酒中,周围的树林显得格外宁静。秋天的气息渗透进他的口中,让他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芬芳。
- 译文二: 
 我将桑落酒斟满,周围的树林在秋天的寂静中显得更加宁静。秋天的气息似乎融入了我的口中,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香气。
- 第三、四句:人惜后期沾雨露,天教晚节傲风霜。 
 此两句抒发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不畏风雨、勇于面对困难的决心。
- 译文三:人们都担心自己会受到雨水的侵蚀,但上天却让我们在晚年依然能够傲立于风雨之中。 
- 第五、六句:凭谁寄语陶元亮,不为南山兴自长。 
 此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的景仰之情。他希望能够像陶渊明一样,不因外界的诱惑而改变自己的原则和志向。
- 译文四:请告诉我,有谁能像我一样,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志向?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诗人自身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一个深沉、内敛而又富有哲理的形象。同时,诗中的一些关键词和典故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作者背景和创作背景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