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垠西北尘沙少,水际东南风月宽。
尽日朱门人不到,凫鹥引子傍栏干。
【注释】
西溪 :指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部的一处小水塘,相传是春秋时吴国少宰季扎的墓。
山垠西北 :山边。
尘沙少 :尘土较少。
水际东南风月宽 :水边南边风景开阔。
尽日 :终日。
朱门 :古代帝王贵族居住的地方。
凫 (fú) :野鸭。
鹥 (yī) :鱼鹰。
引子 :引导的意思。
傍栏干 :靠近栏杆。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西溪景色。诗的前两句写西溪西北山边尘土少,东南水边风月宽,后两句写整天无人到西溪来游玩,只有野鸭和鱼鹰引导着游人。全诗语言朴实,不事雕琢,自然天成。作者以“尘沙”为西溪之美,以“风月”为西溪之宽,而西溪美景之独特又在于它无人之境,野趣横生。全诗没有直接描写景物的字眼,而是借景抒情,寄情于物,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首句“山垠西北尘沙少”,点出西溪在山边,而且远离城市的喧嚣。次句“水际东南风月宽”,描绘了西溪东南水边的开阔景象,这里的风月之宽,既是指风景的开阔,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然而,尽管西溪有着如此优美的环境,但整首诗并未直接描写西溪的美景,而是通过描绘西溪周边的环境,以及人们对此的态度,间接表达了诗人对西溪的喜爱之情。
第三句“尽日朱门人不到”,进一步强调了西溪的无人之境。这里用“尽日”一词,暗示了西溪的宁静与孤独;同时,“朱门”一词则暗示了西溪与权贵之地的隔离,进一步突出了西溪的幽静与独特。尾联“凫鹥引子傍栏干”,则是对前文的补充与升华。野鸭和鱼鹰引导着游人来到西溪,这既是对西溪美景的生动描绘,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