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茅结搆略三楹,顾揖青山共落成。
一径宛如通辋口,廿岑何用诧南城。
清风枕簟人间世,黄卷圣贤天下名。
只恐山灵留不得,暮年合起为苍生。

【解析】

题王广道环翠堂 —— 作者为友人王广道的环翠堂写诗。王广道,字子美(一作子美道),庐州府舒城县令(今安徽舒城县)。

诛茅结搆略三楹,顾揖青山共落成 —— 砍伐竹子建了一座小茅屋,与青山相依相伴。

一径宛如通辋口,廿岑何用诧南城 —— 一条小路通向辋口,二十座山岭何必炫耀南城。

清风枕簟人间世,黄卷圣贤天下名 —— 枕着清风,席着夏簟,人世间最惬意的莫过于此。圣贤之书是天下闻名的。

只恐山灵留不得,暮年合起为苍生 —— 只怕这山林之神舍不得我离去。到了晚年,我要在这里安身立命,为百姓造福。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唐诗三百首》收有王维《题环翠堂》,题为“酬张少府”。张少府即王维的朋友王广道。王维在这首诗中对环翠堂作了赞美,也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喜爱。

开头两句“诛茅结搆略三楹,顾揖青山共落成”是说,砍伐竹子建了一座小茅屋,与青山相依相伴。这里用“诛茅”表示简朴、朴素的生活态度,用“结搆”表示筑屋的行为,用“略三楹”表明所居简陋,“顾揖”二字表现了诗人与青山相交往的亲密关系。

三四句“一径宛如通辋口,廿岑何用诧南城”,是说一条小路通向辋口,二十座山岭何必炫耀南城。这是诗人的得意之作。“一径”“辋口”指辋川一带,那里山清水秀,景色迷人,是王维的故乡,因此,诗人把那里的山水比作家乡的风光。而“廿岑”则是指二十座山岭,王维曾写过《过香积寺》等诗,其中就有“二十里松行”的句子,可见当时此地确实有二十座山岭。王维认为这些山岭并不值得炫耀,因为在他眼中它们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景致而已。

五六句“清风枕簟人间世,黄卷圣贤天下名”,是说枕着清风,席着夏簟,人世间最惬意的莫过于此。圣贤之书是天下闻名的。王维在这里以清新自然的环境和高洁的情操来表达他对名利看得很淡泊,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两句“只恐山灵留不得,暮年合起为苍生”是说,只怕山林之神舍不得我离去。到了晚年,我要在这里安身立命,为百姓造福。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春。当时,王维因受牵连被罢官家居。他虽然过着清静的生活,但内心十分苦闷。为了排解心中的郁闷,他就到自己的庄园——辋川别墅游玩。这时正是春天,绿树丛中,山花烂漫,风景如画。王维就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他内心的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