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空,冈阜重,槲叶半湿新霜红。
溪猿得意适其适,闲攀静桂晴光中。
孤麇何从来,寂历野竹风。
举头相视不相测,昂藏却立如痴童。
鲲鹏负云天,斥鴳处蒿蓬。
万生所乐自不同,恝然胡为之二虫。

【题解】

此诗写景,描绘了云山冈阜,霜染槲叶,溪猿静攀桂树等景象,表现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

【注释】

①“题獐猿图”:即题于图画上的《獐猿图》——这是一首题图诗。

②云山空:云山高峻,云雾缭绕。

③冈阜重:指山冈起伏重重。

④槲叶半湿新霜红:指槲树叶子因新霜而半干半湿,呈红色。

⑤溪猿:指山中的猿猴。

⑥闲攀静桂:闲适地攀登着静静的桂树。

⑦孤麇:指鹿。

⑧寂历:指寂寞。

⑨万生:一切生物。

⑩恝然:无动于衷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写的是一幅《獐猿图》。首联描写画面,次联写画中人物,三联写画上物象,末联写画外意蕴。全诗以画为主,借画抒情,通过生动形象的描写,表现出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

首联“云山空,冈阜重”,描写的是云山空阔,冈阜重叠,为下文“霜红”和“晴光中”作铺垫。颔联“溪猿得意适其适,闲攀静桂晴光中”,点出溪猿在悠闲地攀援静桂树,为下文写孤鹿、写麋鹿作铺垫。颈联“孤麇何从来,寂历野竹风”,由上文的“闲”和“适”,转而写孤鹿来无踪去无影,在野竹间寂寞徘徊的形象。尾联“举头相视不相测,昂藏却立如痴童”,则由前面的“寂历”转向“相视”,写出了孤鹿与麋鹿彼此间互不相识,互不理睬,昂藏自若地站立在那里,像两个孩子一样天真可爱的景象。

这首诗从画出发,从人到物,从物及人,层层深入,步步展开,最后又归之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