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仗剑游京国,豪气峥嵘压五陵。
柳绿御沟春饮马,草黄上苑晓呼鹰。
日边冠盖人人识,雪后舟航处处乘。
白首归来寻旧隐,高谈惊座羡君能。

【注释】

少年:年轻。杖(zhàng)剑游京国:仗着剑,在京城游历。仗,倚仗、凭借。

五陵:指长安附近五个大的陵区。唐时称京兆万年等五县为五陵县。

柳绿:柳条泛绿。御沟:皇宫的护城河。

上苑:皇家园林名。草黄:指早春时节野草初绿。

日边:指皇帝居处。冠盖:指显贵之人。人人识:个个认识。

雪后:指冬天下大雪。舟航:泛舟行船。处处乘:到处都乘坐。

白首:指老年。归:归来。旧隐:旧隐居之地。高谈:高谈阔论。惊座:使听众感到惊讶而坐下倾听。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诗人陈章甫在京作官,因有豪气而闻名,所以诗人以“少年”自比,并赞扬他在京作官的英姿。全诗八句,可分为四层,第一二句写在京的豪迈气概,第三四句写对友人的关怀,末二句写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无华,风格清新自然,是一首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佳作。

此诗是赠别之作,诗人用“少年”、“仗剑”、“京国”三组词语来写陈章甫。“少年”二字表明了诗人与陈章甫的年龄相仿,二人志趣相投,故称“少年”。陈章甫年少时就很有抱负,而且志向很远大,所以诗人说他“仗剑”,即以剑作为武器,去实现自己的抱负,施展自己的才能。“仗剑游京国”,是说陈章甫年轻时仗着剑,在京城中游览,这一句是全诗的重点部分,也是重点句,诗人用“豪气峥嵘压五陵”一句来突出表现他的雄心壮志。“峥嵘”一词形容山峰的高耸,比喻人的精神昂扬;“压五陵”是指其气势足以震慑五陵地区。这两句诗写出了他早年的英俊形象。接着,诗人又从另一个角度来描写陈章甫的形象,那就是从他与皇亲权贵的关系上来写的:“日边冠盖人人识,雪后舟航处处乘。”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皇帝的车驾和权贵人的冠帽都熟悉这位年轻人;下雪之后,无论是舟还是船,到处都是坐着的人。这两句诗既写出了陈章甫的身份地位之高贵,也写出了他的行为举止之潇洒自如、不拘小节。“日边”一词出自杜甫《饮中八仙歌》:“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意思是说宗之(李白)这个人很潇洒,也很美。这两句诗既点明了他的身份,又衬托出他的才华横溢和风流倜傥。

“白首归来寻旧隐,高谈震座羡君能。”最后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年老之后回到故乡,寻找隐居的地方;高谈阔论使听者为之震动羡慕他的能力。这两句诗是全诗的收尾,也可以说是全诗的高潮。诗人用典,以三国时期诸葛亮自比:“吾衰竟谁钦?君独不得出。”(《梁甫吟》)意思是说:我衰老了究竟谁能仰慕呢?你独自不能出来!这里化用其意,暗指陈章甫年事已高,却依然保持着旺盛的斗志,能够振作精神,继续为国家做贡献。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陈章甫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整首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简练,感情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赠别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