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昔西湖外,清阴九里松。
天低深雨露,风怒走蛟龙。
林霭通樵径,山云隔寺钟。
何时一行乐,重到北高峰。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和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解诗歌大意,然后结合着诗句中重点字词和句子的意思去作答,尤其是要注意一些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问题。此诗首联写景,颔联抒情,颈联转写人境,尾联点明题旨。
【答案】
伊昔西湖外,
清阴九里松。
“西湖”是诗人所游之处,而“九里松”则是诗人所居之地。
天低深雨露,
风怒走蛟龙。
“天低”,指天色昏暗,云层厚密;“深雨露”,指雨露浓重,滋润万物。
“风怒”,指风雨交加;“走”,为使动用法,意为吹动;“蛟龙”,指狂风暴雨。
林霭通樵径,山云隔寺钟。
“霭”为烟云;“樵径”,指山林间小道;“山云”,指山间云雾;“寺钟”,指寺庙钟声。
赏析:
本篇是作者游览杭州西湖时所写的一首纪游诗。首联点明地点在西湖之畔,并描写了湖边树木苍翠,环境幽雅,景色优美。第二联写天气阴沉,大雨倾盆,风急雨大。第三联描写了山林中的景物以及寺庙传来的钟声,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第四联抒发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整首作品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