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嗜相残裸负弩,滨水而采名蜑户。一从孟尝去合浦,珠不更还远无贾。
台官择人如善估,以君政似王夷甫。长干置家坐空窭,遣佐绣衣苏病苦。
君今此行人共许,还珠奚翅瞻三语。夷齐有心当弗沮,君其勖诸报明主。
道命之行泽施溥,万钟之赐安厥予。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描写李光大赴任海北宪司书吏的途中情景,表达了他对李光大的祝福和期望。
诗人描绘了李光大前往海北宪司书吏的场景。他穿着官服,手持公文,准备去海北宪司书吏的岗位任职。这里,诗人用“俗嗜相残裸负弩”来形容社会的风气,即人们互相伤害、争夺财物。然后以“滨水而采名蜑户”来形容李光大的处境,即他在海边从事捕鱼为生。最后,“一从孟尝去合浦,珠不更还远无贾”则表示李光大即将离开家乡,前往远方任职,但他不会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诗人描述了李光大在海北宪司书吏岗位上的工作表现。他用“台官择人如善估”,比喻官员们选拔人才如同商人挑选货物一样谨慎。同时,他称赞李光大的政治手腕如同王夷甫那样高超。这里,“王夷甫”是东晋著名政治家王导的字,他善于处理政治事务,因此诗人用这个典故来形容李光大的领导才能。接着,诗人又提到李光大在长干置家坐空窭的情况,即他在家乡没有固定住所,生活非常艰苦。然而,他却派助手苏病苦前往帮助他解决困难。
诗人表达了对李光大此行的期望和祝愿。他认为他的此次出行一定会得到人们的赞许和认可,因为他的能力和品行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同时,他还引用了古代圣贤的故事来鼓励李光大继续努力前行。最后,诗人总结了全文,希望李光大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首诗通过对李光大赴任海北宪司书吏的情景进行描绘和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期望和祝愿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