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月分明,乌鹊南飞露气清。
如此婵娟人不爱,倚楼独立过三更。

《倚月》是一首描绘月夜景象的诗歌,出自元代诗人仇远之手。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第一句:“大江东去月分明”,这句话通过“大河”和“江”两个词汇,形象地勾勒出长江的壮阔与河流的流淌,同时“月分明”则突出了月光的清晰明亮。

  2. 第二句:“乌鹊南飞露气清”,描述了夜晚的景象,乌鹊向南飞去,露水的气息清新宜人。这里的“南飞”可能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或是某种情感的寄托。

  3. 第三句:“如此婵娟人不爱”,这里用“婵娟”比喻月亮,表达了尽管月亮美丽却无人欣赏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无奈和哀愁。

  4. 第四句:“倚楼独立过三更”,诗人选择在高楼之上独自倚立,经历了三个更次,这种孤独而坚定的行为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深度。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了作者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孤独与坚守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比喻,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艺术魅力和哲理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