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月分明,乌鹊南飞露气清。
如此婵娟人不爱,倚楼独立过三更。
《倚月》是一首描绘月夜景象的诗歌,出自元代诗人仇远之手。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第一句:“大江东去月分明”,这句话通过“大河”和“江”两个词汇,形象地勾勒出长江的壮阔与河流的流淌,同时“月分明”则突出了月光的清晰明亮。
第二句:“乌鹊南飞露气清”,描述了夜晚的景象,乌鹊向南飞去,露水的气息清新宜人。这里的“南飞”可能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或是某种情感的寄托。
第三句:“如此婵娟人不爱”,这里用“婵娟”比喻月亮,表达了尽管月亮美丽却无人欣赏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无奈和哀愁。
第四句:“倚楼独立过三更”,诗人选择在高楼之上独自倚立,经历了三个更次,这种孤独而坚定的行为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深度。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了作者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孤独与坚守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比喻,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艺术魅力和哲理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