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嘉节兴尤深。胜赏一登临。天阔水清山秀,霜叶坠疏林。
增雅趣,助微吟。息尘襟。壶觞满泛,清韵重弹,谁是知音。
重阳节的兴味特别浓烈,美景一登临心旷神怡。天空广阔水波清澈山景秀丽,秋霜染红了落叶纷纷坠入疏林。
增添雅趣助微吟,息尘襟壶觞满泛。清韵重弹谁为知音?
注释:
- 重阳嘉节:古代指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是传统的节日之一。
- 胜赏:美好的欣赏或享受。
- 天阔、水清、山秀:形容大自然景色的壮丽和宁静。
- 霜叶:秋天树叶上的霜。
- 坠:落下。
- 增雅趣:增加高雅情趣。
- 助微吟:帮助吟咏(诗)。
- 壶觞:盛酒的器具,这里泛指酒杯。
- 清韵重弹:以清新悦耳的音调重复吟诵诗句。
赏析:
此首《诉衷情令》,描绘了诗人在重阳佳节时的所见所感。首句“重阳嘉节兴尤深”,即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特殊节日的喜爱与向往。紧接着“胜赏一登临”,则描绘了诗人在登高远眺时的感受。这里的“胜赏”指的是对美好景色的欣赏,而“登临”则是指登上高处,眺望远方。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述,进一步展现了他的感慨之情。“天阔水清山秀,霜叶坠疏林”,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天空宽广无垠,水面清澈见底;山峦秀丽挺拔,树木繁茂郁郁葱葱。然而,在这美丽的景象背后,诗人却流露出一丝忧伤的情感。他看到那些被霜打过的树叶纷纷坠落在稀疏的树林中,似乎在诉说着生命的无常和岁月的无情。这种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悲凉之感。
最后一句“谁是知音?”则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这首诗中,虽然诗人已经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但最终还是留下了一个问号。这可能是因为诗人觉得,这些美景并不能真正代表人生的真谛,真正的知音应该能够理解和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因此,他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到底有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他呢?这个问题引发了读者深深的思考。
这首《诉衷情令》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知音难觅的无奈。诗中的美景与哀愁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