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号安闲,法名德远。法名道号开方便。安闲常要性逍遥,悟其德远归真善。
外貌如愚,内通修炼。下功进火犹争战。金乌飞向曲江池,玉蟾跃出通明殿。

【注释】

  1. 道号安闲:道教中的法号。道号,是道士的称号。安闲,指心无杂念,清静无为。
  2. 法名德远:法名,指修行者的法号。德,指道德。远,指超越世俗。
  3. 开方便:佛教术语,意为开启智慧、悟性,使人达到解脱的境地。
  4. 逍遥:自在悠闲,不受拘束。
  5. 归真善:回归自然之本性,追求善良之道。
  6. 外貌如愚:外表看起来愚笨无知。
  7. 金乌飞向曲江池:金乌(太阳),这里指太阳神。曲江池,指长安城内的曲江池。
  8. 玉蟾跃出通明殿:玉蟾,指月亮。通明殿,指皇宫内殿。

【赏析】
《踏云行》是一首描写杨德远修炼成仙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杨德远的外貌和内在修炼的过程,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境界。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杨德远的敬仰之情。

首句“道号安闲,法名德远”,点明了杨德远的道号和法名。道号是道教中的一种称号,用于称呼道士;法名则是修行者的名字,表示其修行的目的和追求。这里的“安闲”和“德远”分别描述了杨德远在修炼时的心境和境界。

第二句“安闲常要性逍遥”,进一步描绘了杨德远的性格特点。他常常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性格使他在修炼过程中能够更好地领悟道法自然的道理。

第三句“悟其德远归真善”,表达了杨德远的修行目的。他通过修炼,逐渐领悟到道家的核心思想——回归自然之本性,追求善良之道。这种修行不仅使他获得了精神上的升华,也使他成为一位具有高尚品德的人。

第四句“外貌如愚,内通修炼”,则从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描绘了杨德远的形象。尽管他的外貌看起来愚笨无知,但他的内在却充满了智慧和力量。这种内外兼修的特点使他在修炼过程中展现出非凡的能力。

第五句“下功进火犹争战”,进一步描绘了杨德远在修炼过程中的努力和挑战。他通过刻苦修炼,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与内心的敌人进行斗争。这种努力使他在修炼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第六句“金乌飞向曲江池,玉蟾跃出通明殿”,则将杨德远修炼的成果具象化。金乌(太阳)代表着光明和温暖,象征着他所获得的智慧和能力;玉蟾(月亮)则代表着清纯和美好,象征着他内心的善良和纯真。这两种象征都表达了杨德远在修炼过程中获得的成就。

这首《踏云行》既展示了杨德远的超凡境界,又体现了作者对其的敬仰和赞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