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扁舟渡扬子,水榭风轩吾旧游。
天籁动波蛟窟夜,云根倒影兔华秋。
岚光漠漠浮京口,树色依依到石头。
试与题诗分物色,玉箫吹月上扬州。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结合诗句体会诗人的情感。
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然后是注释和赏析。翻译时注意重点字词的翻译,同时要与前后句保持意思上的连贯,最后要注意语句通顺和语法正确。
“题江风山月亭”这一句写自己到扬州的经过,交代了题诗的缘由。“扁舟渡扬子”,指作者乘船从长江中驶过扬子江口。“水榭风轩吾旧游”写扬子江边有水榭、风轩,那是我过去游玩的地方。“扁舟渡扬子”是说作者曾乘着船从扬子江渡过江。“天籁动波蛟窟夜,云根倒影兔华秋”这两句写夜晚江上景色。“天籁动波蛟窟夜”指江中的水波被夜风吹起,好像在发出声音。“云根倒影兔华秋”指月亮倒映在江面上,好像是白色的兔子在秋天里游泳。“岚光漠漠浮京口,树色依依到石头”这两句写早晨的景色。“岚光漠漠浮京口”指晨雾弥漫,笼罩着京口山岗;“树色依依到石头”指树木的颜色渐渐浓起来,一直延伸到扬州城。“试与题诗分物色,玉箫吹月上扬州”这两句是说自己试着吟咏这些美丽的景物,并想象自己正在扬州欣赏月色。“玉箫吹月上扬州”是说想象着自己在扬州城欣赏那明亮的月光。整首诗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表达了自己对扬州的喜爱之情。
【答案】
题江风山月亭
往日扁舟渡扬子,水榭风轩吾旧游。
天籁动波蛟窟夜,云根倒影兔华秋。
岚光漠漠浮京口,树色依依到石头。
试与题诗分物色,玉箫吹月上扬州。
译文:
往日乘船渡过扬子江口,曾经在那水榭风轩中游玩,如今已远离了扬州。
夜晚江面波涛翻滚如蛟龙在洞穴里吼叫,倒映在江面上的月亮好像白色兔子在水中游泳。
晨雾笼罩着京口山岗,树木的颜色渐渐浓起来,一直延伸到扬州城。
我试着吟咏这些美丽的景物,并想象自己正在享受扬州城的月色。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宝应元年(562年)初夏所作,时在扬州。这是一首纪游抒怀之作,全诗以“题江风山月亭”为题,通过描绘亭外的自然景物及自己登临的感受和所发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扬州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