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庠同补处,祖父昔通家。
书在灯俱续,舟移剑共差。
故都箕子麦,晚忆邵平瓜。
五福公无恨,吾生自可嗟。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上庠同补处,祖父昔通家。”“上庠”,指太学或国子监,这里借指滁州;“同补处”是说自己与滁州的先人同在一所学校读书。
“书在灯俱续,舟移剑共差。”“灯”,泛指灯火;“剑”指剑阁,蜀汉时诸葛亮曾在此驻军。意思是书在灯下可以续写,而剑阁的险峻也值得商榷。
“故都箕子麦,晚忆邵平瓜。”“故都”指古时的京城长安。“箕子”为商朝开国君主纣王的叔父,因被纣囚禁,发配到边疆去种地,后成为周王朝的诸侯。“邵平”即秦代末年的楚人张良,他在秦灭亡后隐居下邳,以卖瓜为生,后来成为汉代初年的名臣。“箕子麦”“邵平瓜”都是说自己像箕子、邵平一样过着隐逸的生活。
“五福公无恨,吾生自可嗟。”“五福”指《尚书》中尧让舜继承大统时说的“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五福齐至,自然是幸福美满的。
【答案】
①上庠同补处,祖父昔通家。 ②书在灯俱续,舟移剑共差。③故都箕子麦,晚忆邵平瓜。④五福公无恨,吾生自可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