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载咸淳相,艰哉去国情。
极知几事密,或遂好谋成。
董卓徵荀爽,陈桓免晏婴。
为公翻左汉,尚觉寸丹明。

【解析】

此诗作于诗人被贬为信州上饶县丞时。马丞相,指马廷鸾(1209一1278),南宋著名理学家,字端卿,号石门山人,南剑将乐(今属福建)人,理宗淳祐四年(1244)进士,历任台谏、侍从、礼帅等职,以正直敢言著称于世。

“四载咸淳相,艰哉去国情。”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在咸淳年间任丞相四年,离开祖国的山河是多么艰难啊!“咸淳”,宋度宗年号(公元1265一1274)。咸淳年间马丞相曾担任过宰相。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忧虑。诗人用“四载”来表示时间之长和官职之高。

“极知几事密,或遂好谋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知道很多事情都是秘密进行的,有时也能使好主意成功。“或”,或者,有时;“好谋”,指好主意、良策。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诗人用“极知”和“或遂”来表示事情的复杂性和结果的可能性。

“董卓徵荀爽,陈桓免晏婴。”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董卓征召了荀爽,陈桓罢免了晏婴。“董卓”和“陈桓”是指历史人物的名字。董卓是东汉末年的权臣,他废立皇帝,残暴无道,最后被曹操所杀。“荀爽”,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博学多才,有《汉礼器论》等著述;“晏婴”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善于辞令,敢于直言劝谏。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贤能人士的重视和赞赏。诗人用“征”和“免”来表示征召和罢免。

“为公翻左汉,尚觉寸丹明。”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你为公正翻查左汉史,我仍感到正义之光如明镜一般明亮。“公”,指马廷鸾;“左汉”,指西汉的历史;“寸丹”,比喻正义;“明”,明亮。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正义和历史的尊重和敬仰。诗人用“为公”和“犹觉”来表示对正义和历史的关注和敬仰。

【答案】

丞相大观文马公先生

四载咸淳相,艰哉去国情。

极知几事密,或遂好谋成。

董卓徵荀爽,陈桓免晏婴。

尚觉寸丹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