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学师名士,初逾志学年。
树萱竭甘旨,肯室擅林泉。
盗踵兵戈起,家并里社全。
陈蕃旧悬榻,惜未致斯贤。

【注释】

太学师名士:太学,古代的高等学府;师,这里指教书的老师;名士,有才华的人。

初逾志学年:刚开始超过了学习年龄;逾,超过;志学年,指二十岁左右的年龄。

树萱:指栽种萱草;树,栽种;萱草,即忘忧草,古人认为它能使人忘却忧愁。

甘旨:美味佳肴;甘旨,指美食;比喻贤才。

肯室擅(shàn)林泉:不肯把居室让给他人,独自占有山林泉水。

盗踵:盗贼之足;盗,指盗贼;踵,指脚步。

兵戈:兵器;戈是古代的一种短兵器,后泛指战争。

家并里社全:使家族保全了;里社全,意谓保全了邻里间的和睦与安宁。

陈蕃旧悬榻:指东汉时期的名士陈蕃曾经放下官位,到友人处去拜访。

惜未致斯贤:可惜没有请到他来做老师。

【赏析】

此诗为赠友之作。前两联写自己与友人交往的经历,后两联抒发对友人的思念及未能与他结交的遗憾之情。

首句“太学师名士”,点明赠友的对象是一位在太学中教书的老师,这位老师很有名望。次句“初逾志学年”,说明此人刚过了二十岁左右的学习年龄。“树萱竭甘旨,肯室擅林泉”,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为了给朋友种萱草(忘忧草),不惜将美食全部拿出来,还不肯把自己的居室和山林泉水让给别人。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一片赤诚之情。

后两句“盗踵兵戈起,家并里社全”写战乱发生时的情况。“盗踵兵戈起”是说战乱一来,盗贼蜂起,兵戈四起。“家并里社全”则是指在这样的动乱之中,能够保全自己的家族和邻里之间的和睦与安宁,这是非常不易的。

末两句“陈蕃旧悬榻,惜未致斯贤”写陈蕃的典故。陈蕃曾经放下官位,到友人处去拜访。诗人在这里表示遗憾,因为自己没有能像陈蕃那样,把朋友请到自己家中,让他在自己门下做弟子。

全诗语言朴实,情真意切,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