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浙东江昔袂分,洪都湓浦忽相闻。
才看陶令门前柳,却忆滕王阁上云。
何处鱼蛮能避役,无边鲸海尚行军。
诗书胸次堪筹国,定不专凭柱后文。

【注释】

①西浙、东江:指江西。西浙,浙江;东江,江苏。②洪都:洪州,今江西南昌。湓浦:即湓水,在今江西省境内。③陶令:晋人陶潜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曾作五柳先生传。⑤滕王阁:唐高祖时建,故址在南昌。⑥鱼蛮:指南方少数民族。⑦鲸海:比喻辽阔的海域。⑧柱后文:指《汉书·东方朔传》中“臣朔愿陈诗一首”一句。

【赏析】

此诗为诗人于元和五年(公元810年)任江州刺史时,寄给友人刘伯宣的诗。

首联:“西浙东江昔袂分,洪都湓浦忽相闻。”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昔日西浙与东江相隔甚远,如今洪都与湓浦却忽然相遇。“昔”、“忽”二字写出了时间之快,变化之大,也表明了诗人对世事沧桑的感叹。

颔联:“才看陶令门前柳,却忆滕王阁上云。”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刚看见陶渊明门前的杨柳,又想起了那滕王阁上的白云。陶令,即陶渊明。“柳”、“云”二字分别写出了诗人眼前景物的变化,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慨。

颈联:“鱼蛮能避役,鲸海尚行军。”“鱼蛮”是泛指南方少数民族。“鲸海”是指辽阔的海域。“避役”,指逃避兵役。“行军”,指出征。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南方的少数民族都能逃避兵役,广阔的海域还用来进行征战。“避役”、“行军”二字既表现了诗人对南方少数民族生活状况的关切,也反映了他对当时国家大事的关心。

尾联:“诗书胸次堪筹国,定不专凭柱后文。”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的诗书中充满了治理国家的思想和策略,绝不会仅仅依靠《汉书》中的那些旧有知识。“诗书”、“胸次”二词表现出了诗人对文学和学问的重视和热爱,“筹国”二字则显示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思考和关注。

整首诗通过对江西、洪州、鄱阳湖等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状况的关心以及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才华,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