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家天地在壶中,谁到壶中识此翁。
一念人人皆上寿,四时日日是春风。
偶开古画惊神品,频换佳花玩化工。
玉醑金钗香梦断,归来晴月挂梧桐。
【解析】
题干中要求赏析的是这首诗,而不是鉴赏。
本诗的译文是:壶中的仙家天地,谁到那里能识得这个老人?一念起,人人都能寿比南山;四时中,天天都是春风和暖。偶开古画惊神品,频换佳花玩化工。玉醑金钗香梦断,归来晴月挂梧桐。
注释:商氏普安堂:指诗人住所。壶中:指壶中天地,即指壶天。壶天:道教称仙人居住的地方。普安堂:诗人所居之堂名,也指诗人自己。“普”字有普遍、到处的意思。《太平经》说:“夫道者,至高无上,至深无下,至广无外,至大无极,至众无奇。”《太清伏羲太一大洞真经》说:“太一为天,太一之中有太一,太一之中复有太一。”所以“道”是宇宙万物的根本,是最高的真理。普安即普遍平安之意。“壶天”是道家用语,指神仙居住的地方。“壶中天地”就是神仙的住处。“壶”是酒器。“天地”指宇宙。“壶中天地”,喻指仙境。“识此翁”指了解这位老人。“此翁”指作者自比。陶渊明曾自称“吾家彭泽百亩田,朝阳自照泥涂间”。他以“彭泽五斗米令”而弃官归田,过着隐居田园的生活。“一念人人皆上寿”,“上寿”指长寿。陶渊明自比于仙人,因此认为人人都能长寿。
“一念人人皆上寿”的意思是:一旦有了念头,人人都能寿比南山。“四时日日是春风”的意思是:四季之中,天天都是春光明媚。“四时”指一年四季。“春风”指春天。春风象征着温暖、生机、希望和美好,它给大自然带来了勃勃生机,使万物复苏。这里用春风来比喻人间的美好时光,表示对生活充满希望和美好的祝愿。
“偶开古画惊神品,频换佳花玩化工”的意思是:偶尔打开一幅古画,使人感到神清气爽;经常更换美丽的花儿,使人赏心悦目。“偶”意为“有时”。这两句写诗人喜爱欣赏古画和花卉,从中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妙和生机,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玉醑金钗香梦断”的意思是:美酒佳肴已经用完,香气袅袅如梦初醒。“玉醑”是一种珍贵的美酒。《晋书·吕安传》载,晋代有个名叫吕安的人,他与嵇康是好朋友,两人常在一起谈论玄理,饮酒赋诗。吕安后来得罪了司马氏,全家被杀,而嵇康却得以幸免。嵇康被赦后,与吕安相遇于山阴,吕安请嵇康喝酒,嵇康不答应,但吕安仍坚持要请他,最后终于请到了。嵇康很高兴,两人一起喝酒作诗。他们一边喝着酒,一边谈论着玄理。酒酣之际,嵇康还写了一首诗送给吕安,诗中有“子才(吕安字)独步青云,丘壑变畅”的句子。吕安读了这首诗后,十分高兴,就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安期,以示不忘嵇康的恩德。“玉醑”指精美的美酒,“金钗”指贵重的美玉制成的发饰。“香梦断”意思是:好梦已经中断,醒来已是清晨。“玉”(贵)和“金”(贵)在这里是借指美酒和美玉,表示珍贵、美好。“玉樽”、“金钗”都是古人饮酒或插花所用的器皿。
“归来晴月挂梧桐”的意思是:回到家里后,看到晴朗的月光挂在梧桐树上。“归来”指返回家中。“晴月”指明亮的月亮,也指月光明亮。“梧桐”指梧桐树。梧桐是凤凰栖息之所,也是文人墨客寄托哀思的地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梧桐树常常用来象征离别。因为凤凰是一种吉祥的神鸟,它总是栖于梧桐树上,所以人们常用它来表示对朋友或亲人的思念之情。
赏析:《饮商氏普安堂》是唐代文学家孟浩然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闲适生活和内心感受。全诗语言平实自然,意境恬静优美,富有真情实感,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首联“仙家天地在壶中,谁到壶中识此翁”。诗人借用道家思想,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他认为人世间的纷扰复杂,如同天地一般浩渺无边,只有神仙才能在其中自如地遨游。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沉溺其中,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为超脱的境界——壶中天地。壶中天地虽然只是一个虚构的概念,但它却代表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的追求和向往。这种追求不仅体现了他个人的性格特点,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精神自由和独立思考的需求。
颔联“一念人人皆上寿,四时日日是春风”。这一联则是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一颗纯真善良的心,只要心存善念,就能得到上天的庇佑和祝福。而这种善念又可以转化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因此,他鼓励人们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人类之间的情谊。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
颈联“偶开古画惊神品,频换佳花玩化工”。这一联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大自然亲密无间的生活情趣。他经常打开古老的画卷,从中寻找灵感和启示;他也会频繁地更换美丽的花儿,让自己沉浸在花香之中无法自拔。这些活动都体现了他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寞。然而正是这种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让他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更加坚定了自己追求理想的信念。
尾联“玉醑金钗香梦断,归来晴月挂梧桐”。这是整首诗的最后一句,也是最具有诗意和哲理性的一句。诗人在这里用一个生动的画面来结束全文——明亮的月光洒落在梧桐树上,仿佛为诗人送行。这个画面既美丽又凄凉,让人不禁想起那些曾经陪伴过诗人度过无数风雨的日子。同时,它也提醒我们不要忘记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和他们所付出的努力。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感人。诗人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追求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享受和满足,更是为了社会的和谐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我们可以说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充满哲理和智慧的生命哲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