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洞春深长薜萝,杜鹃花发蕙风和。
善门有后浇松早,贫户无忧卖笋多。
万古销沉终冢墓,二仪开辟几干戈。
情知来去皆非实,醉后犹能作此歌。
【注释】
仙洞: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道观。薛萝:薜荔和萝藦,皆为植物名。
杜鹃花:又名杜宇,相传是一种鸟类,因鸣声凄楚而得名。
善门:道家语,“善”是“善事”“好事”的简称。
浇松:给松树浇水,意喻爱护树木。
二仪:指天地。
销沉:消沉、衰落。
冢墓:坟墓。
干戈:古代两种武器——戈(长柄刀)和矛。
情知:本意是“了解”,这里指诗人知道来去皆是虚幻的。非实:并非真实。
醉后:指喝醉酒之后。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饮兴道观中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感慨。
首联描绘了道观周围的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象。仙洞春深,薜萝丛生;杜鹃花开,蕙风微拂。这些美好的事物都显得那么和谐、宁静,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之中。
颔联则转向人间的生活,展现了贫民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他们在春天里卖笋赚钱,生活虽然清苦却无忧无虑。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将仙凡两界的生活进行了鲜明的对比。
颈联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世事变幻无常的感慨。万古销沉终冢墓,二仪开辟几干戈,这两个句子分别描绘了历史的沧桑与宇宙的浩渺。诗人用“销沉”“开辟”等词语,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宇宙发展的深刻理解,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尾联则是全诗的总结与升华。诗人深知来去皆是虚幻,但在这醉酒高歌的时刻,他依然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真谛。这一结尾既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又表现了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仙凡两界的描绘、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