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风足使鄙夫宽,家世言诗自杏坛。
万卷古书侔藏室,十年深谷隐王官。
大材益厚楩楠植,至宝终垂琬琰刊。
愧我老衰已无力,青云中道铩飞翰。
【注释】
1、次韵唐师善见寄:这是一首和诗,即作者在收到唐师善的诗歌后所写的回应之作。
2、闻风足使鄙夫宽:意指收到唐师善的来信时,自己深感惭愧,因自己学识浅薄而被唐师善的诗文所感动。
3、家世言诗自杏坛:意指自己的家族世代从事文学创作,而唐师善则是其中的佼佼者。
4、万卷古书侔藏室:意指拥有大量的古籍书籍,如同一个藏书丰富的图书馆。
5、十年深谷隐王官:意指自己长期隐居在一个深山老林之中,远离尘嚣,过着隐居生活。
6、大材益厚楩楠植:意指自己有一颗大材,能够承受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7、至宝终垂琬琰刊:意指自己虽然才华横溢,但仍然谦虚谨慎,不敢自满。
8、愧我老衰已无力:意指自己已经年迈体衰,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奋发有为。
9、青云中道铩飞翰:意指自己的人生道路充满了曲折和困难,就像一只鸟儿在天空中飞翔时,总是要经历挫折和磨难。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和诗,即作者在收到唐师善的信件后所写的回应之作。诗人在信中表达了对唐师善诗歌作品的赞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学术上的谦虚和自省。
首句“闻风足使鄙夫宽”,诗人表达了收到唐师善的诗歌后,感到自己的狭隘和浅薄被对方所超越的心情。这里使用了“闻风”一词,表示诗人是在接到对方的书信后才得知这些作品的。同时,“足使鄙夫宽”中的“鄙夫”指的是那些自认为博学多识却实际上缺乏见识的人。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知识的浅薄而产生的一种羞愧感。
第二句“家世言诗自杏坛”,则是对诗人家族世代从事文学创作的赞扬。这里的“杏坛”是孔子讲学的地方,象征着儒家文化的象征。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自己家族世代从事文学创作的一种自豪感。
第三句“万卷古书侔藏室”,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拥有大量古籍书籍的情况。这里的“侔”是“等同”的意思,表示数量之多。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拥有如此丰富知识的一种自豪感。
第四句“十年深谷隐王官”,则是描绘了自己长期隐居的生活状态。这里的“深谷”指的是深山老林,而“王官”则是指朝廷或官府。诗人用“十年深谷”来形容自己远离喧嚣的生活,而“王官”则表明自己虽然身处官场,但却选择了一种清静的生活方式。
第五句“大材益厚楩楠植”,进一步强调了自己拥有才能的事实。这里的“大材”指的是大才大德之人,而“楩楠”则是珍贵的木材。诗人使用“益厚”一词来表达自己才能的深厚。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一种自信。
第六句“至宝终垂琬琰刊”,则是对诗人才华的一种肯定。这里的“至宝”指的是极其珍贵的东西,而“琬琰”则是美玉的另一种叫法。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虽然才华横溢,但仍然谦虚谨慎的态度。
最后一句“愧我老衰已无力”,则是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迈体衰的一种自嘲。这里使用了“老衰”、“已无力”等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无奈之情。这句话也暗示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无奈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与唐师善之间的交流以及对个人经历的回顾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身知识和才能的认识以及面对困境时的积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