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调于今底所寻,麟胶忽嗣绝弦音。
骤观布置如平易,徐认萦回极杳深。
露下九皋秋鹤唳,月寒三峡夜猿吟。
宁为清绝更凄楚,肯弄文君户外琴。
注释:
次韵连伯正见赠:这是一首回复友人的诗,我按照你的原韵回赠。
古调于今底所寻,麟胶忽嗣绝弦音:在今天的音乐中寻找古代的旋律,就像找到了像麒麟胶一样神奇的乐器一样,突然之间就断了弦音。
骤观布置如平易,徐认萦回极杳深:一下子观察它的布局,就像平地一样简单;慢慢地品味它的内容,却深深地被吸引,充满了无尽的韵味。
露下九皋秋鹤唳,月寒三峡夜猿吟:露水落下,在长满草的沼泽地里传来了秋日里的鹤叫;月光寒冷,在险峻的高山峡谷中传出了夜晚的猿啼。
宁为清绝更凄楚,肯弄文君户外琴:宁愿保持这种清高、凄切的风格,也不愿意去玩弄那些文人骚客们门外的琴声。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连伯正见赠的回应,表达了他对友人诗歌艺术风格的喜爱和赞赏。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声音,展现了诗人对音乐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同时也体现了他的高尚情操和独立人格。
首句“古调于今底所寻”,意为在今天的音乐中寻找古代的旋律。这句诗表明了诗人对于音乐的热爱和追求,他在现代生活中仍然保持着对古典音乐的欣赏和理解。
第二句“麟胶忽嗣绝弦音”中的“麟胶”是一种珍贵的药物,这里用来比喻珍贵的音乐。突然之间就断了弦音,表达了音乐的中断和消失,以及人们对音乐的怀念和渴望。
第三句“骤观布置如平易, 徐认萦回极杳深”中的“骤观”和“徐认”分别形容了诗人在瞬间和逐渐的过程中对诗歌布局的理解。他一开始认为诗歌的布局简单明了,但慢慢地品味之后却发现其中蕴含着深深的韵味和内涵。
第四句“露下九皋秋鹤唳, 月寒三峡夜猿吟”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在露水中的沼泽地听到了秋天里鹤的叫声,而在寒冷的月光下感受到了峡谷中猿猴的吟唱。这些自然界的声音与诗歌相映成趣,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最后一句“宁为清绝更凄楚, 肯弄文君户外琴”表达了诗人的态度。他宁愿保持这种清高、凄切的风格,也不愿意去玩弄那些文人骚客们门外的琴声。这表明了诗人对于音乐的独特理解和追求,他认为真正的艺术应该超越世俗的喧嚣,追求内心的纯净和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