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生谁识旧西湖,除却山僧树总无。
何至梅仙坟亦掘,惟应葛岭鬼当诛。
红裙鞭镫追游女,白首端章笑腐儒。
两盏三杯更多感,不如烂醉眼模糊。
三月八日,即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民间庆祝女娲补天、嫦娥奔月等传说的日子。
百五节:指元宵节。
林敬舆携酒约盛元仁戴帅初方万里访赵仲实在西湖第五桥之曲港南山书院。
百五节,即元宵节,又称上元节。这一天人们赏灯游园、猜灯谜、吃元宵等,热闹非凡。诗人林敬舆带着酒意约请了盛元仁、戴帅初、方万里等人一起前往西湖游玩。他们在西湖第五桥之曲港游玩,南山书院则是一个文化古迹,见证了古代文人墨客的风采。
后生谁识旧西湖。
后生:年轻男子。谁识旧西湖:意指年轻的男子是否知道西湖的美。旧西湖是指杭州西湖,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描绘得最为生动和传神的地方之一。这里的“谁”字,表达了诗人对年轻一代能否理解和欣赏西湖美景的担忧。
除却山僧树总无。
除了山中的僧人没有树木外,其他一切都已经没有了。这里的“除却”表示除了……之外,没有其他东西;“树总无”则意味着山上的树木早已不复存在。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强调了西湖的自然美景与人工景观之间的差异,以及人们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何至梅仙坟亦掘?
何至梅花神仙的坟墓也被挖掘?这似乎有些不可思议。梅仙是一位传说中的人物,他的坟墓也被人挖掘了吗?这里的“何至”表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是由于人为的原因导致坟墓被挖掘。诗人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质疑和不满。
惟应葛岭鬼当诛。
只有应该惩罚那些挖取葛岭坟墓的人。葛岭是一个地名,位于杭州市西湖区西北部,因风景秀丽而闻名于世。这里的“惟应”表示只有……才应该;“鬼当诛”则是说那些挖取坟墓的人应该受到惩罚。诗人用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对这种行为的谴责和不满。
红裙鞭镫追游女,白首端章笑腐儒。
红裙鞭镫追游女:形容女子穿着红裙子,挥舞着鞭子,追逐嬉戏。鞭镫则是一种交通工具,用于追赶游女。这里可能是在描绘西湖边的女子们欢度佳节的情景。
白首端章笑腐儒:形容一位年老的读书人手持书卷,面带微笑地嘲笑那些迂腐的儒生。这里可能是在讽刺那些不懂得享受生活的年轻人,一味追求功名利禄,却忽略了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两盏三杯更多感。
两句三杯更多感:形容喝酒时喝了很多杯,更加感到伤感。这里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或者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不如烂醉眼模糊。
不如烂醉眼模糊:表示喝酒过量后,眼睛变得模糊不清。这里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于酒精带来的快感和副作用的反思,也可能是在表达自己对于饮酒过度的后悔和自责。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与人文景观相互映衬的诗歌。诗人通过对西湖景色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人工景观的批评。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的矛盾冲突。诗人在赞美西湖的同时,也不忘对社会现象进行反思和批判,这种独特的艺术手法使得诗歌具有更深刻的内涵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