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论乾坤万古留,秋崖秋壑两般秋。
尚思下惠甘三黜,肯向新都羡五侯。
籍甚故家佳玉树,彼哉亡国阽金瓯。
同乡同姓仍同榜,喜见烟中跨灶楼。

【注释】

公论乾坤:公论,即舆论。指舆论对国家政治的监督作用。乾坤,指国家。

下惠:指君主。甘三黜:指孔子三次被降职为中士,后来成为圣人。

新都:东汉时成都为益州郡治所,故称成都为新都。羡五侯:《史记·陈涉世家》载秦朝末年,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陈胜起兵反秦,立张楚义帝为楚怀王。陈胜死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其弟项燕为鲁南王,项籍为鲁西王,范增为鲁南相国;项羽之弟项梁为宋王,项燕为齐王,项籍为齐西王,章邯为赵将,曾被封为殷侯。项羽死后,楚怀王封刘邦为汉王。项羽、刘邦争权夺利,互相残杀,史称“楚汉争霸”。这里指刘邦在楚汉争霸中立于不败之地。

故家:旧家。指有地位、有声望的家庭。

金瓯:古代的一种盛酒器,用铜或铁铸成圆形,圆口,圆腹,底部有盖。这里借指国家,喻国运。

同榜:指科举考试中同榜录取。

烟中跨灶楼:指诗人当年参加会试时,在家乡烟中跨灶楼上读书的情景。

【赏析】

此诗为送方仲和赴信州学正二首中的第二首。方仲和是诗人的好友,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方仲和寄予的厚望和对其未来前程的美好祝愿。

第一句“公论乾坤万古留”,意为舆论对国家政治的监督作用是永恒的。这是从宏观角度来表达对舆论力量的认识。

第二句“秋崖秋壑两般秋”,“秋崖秋壑”形容自然景色之美,而“两般秋”则是指秋天的景象。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时的不舍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第三句“尚思下惠甘三黜”,意为希望友人能够像孔子一样受到君主的重用,多次被贬却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最终成为圣人。这是对友人的期望和祝福。

第四句“肯向新都羡五侯”,意为不要羡慕那些权倾一方的新朝诸侯,而应该以自己的才能和品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这是告诫友人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第五句“籍甚故家佳玉树”,意为因为您来自一个有良好家风的家庭,所以您的品德就像一棵珍贵的玉树一样受人敬仰。这是对友人家庭背景的认可和赞赏。

第六句“彼哉亡国阽金瓯”,“彼哉”表示反问,意为那些已经灭亡的国家,他们的统治者正在面临危机,如同濒临死亡的人一样无助和绝望。这是警示友人要有忧患意识,不能忘记历史的教训。

第七句“同乡同姓仍同榜”,意为您和我都是同乡同姓,我们曾经在同一届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这是对友人的安慰和鼓励,让他不要为自己的过去而感到自卑。

最后两句“喜见烟中跨灶楼”,“喜见”表示非常高兴,“烟中跨灶楼”指的是诗人当年在家乡烟中跨灶楼上读书的情景。这是表达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有对友人的关心和期望,也有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