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须分对待,气即验流行。
羲体兼文用,俱由造化生。
注释:
后天易吟三十首:后天易吟,是说后天地变化无常容易吟咏。三十首,指《诗经》中的《关雎》、《葛覃》、《卷耳》、《鹊巢》、《桑扈》、《君子偕老》、《淇奥》、《泉水》、《柏舟》等共三十篇作品。
位须分对待:位,地位;须,须要;分对待,指对待事物要有分别。
气即验流行:气,这里指人的精神状态;即,就是;验,检验;流行,指人的思想感情在社会生活中的传播与交流。
羲体兼文用:羲,指伏羲氏,古代传说中的帝王之一,姓伏羲氏,名羲皇。羲体,指伏羲氏的德性;文用,指文辞运用。
俱由造化生:俱,全部;由,因为,由于;造化,宇宙万物和自然现象;生,产生。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全诗共四句,每句七字。
诗的开头两句“后天易吟三十首,位须分对待”,表达了对于诗歌创作的态度。他认为诗歌是后天易吟的作品,但写作时需要有正确的地位观,不能随意妄为,而是要根据事物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的辩证思维和对诗歌创作的深刻理解。
接下来的两句“气即验流行”,则进一步强调了诗歌创作的精神内涵。他认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思想感情在社会中的传播与交流,都是诗歌创作的重要表现内容。这里的“气”是指一个人的内在精神状态,而“流行”则表示这种精神状态在社会中的传播与交流。这种观点不仅揭示了诗歌创作的本质意义,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认识和对社会的关注。
最后两句“羲体兼文用”,则是对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的总结。他认为,伏羲氏的德性是一种完美的艺术修养,他善于运用文辞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这种艺术修养在诗歌创作中同样适用。这里的“羲体”是指伏羲氏的德性,而“文用”则表示他的文辞修养。
整首诗通过对诗歌创作的态度、内涵和艺术特色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深度思考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