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节何其窘,治家乃尔难。
谷生舂苦碎,薪贵灶嫌宽。
病体危狼狈,时情畏触蛮。
拥衾闻客至,强整旧衣冠。

【解析】

“癸未”“至节”指重阳节;“晚起”指起床晚,说明作者因有病而迟起。“遇节何其窘”,意思是:逢到佳节(重阳节),却如此窘迫,作者用此意表达了自己因病在重阳节不能外出的无奈。“治家乃尔难”,“治家”指的是管理家事,即家庭经济来源问题。“乃尔”指这样。“难”,“难于上青天”,形容困难程度之高。“谷生舂苦碎,薪贵灶嫌宽”意思是粮食丰收了,可舂成细粉,可是柴火太贵,只好买大锅烧,显得厨房太窄,“炊烟袅袅,灶台太小,无法施展”。这两句是说作者家境贫寒,生活艰难,只能勉强应付。“谷生舂苦碎,薪贵灶嫌宽。病体危狼狈,时情畏触蛮”的意思是:粮食多了舂成细粉,可是柴火太贵,只好买大锅烧,显得厨房太窄。身体虚弱像落汤鸡一般,天气寒冷让人畏惧。“拥衾闻客至,强整旧衣冠”的意思是:我躺在床上听到客人来了,就勉强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准备出门见客。

【答案】

译文:

逢到佳节(重阳节),却如此窘迫,我因病在重阳节不能外出。

家中经济来源问题难于上青天,粮食多了舂成细粉,但柴火太贵只好买大锅烧,显得厨房太窄。

身体虚弱像落汤鸡一样,天气寒冷让人畏惧。

我躺在床上听到客人来了,就勉强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准备出门见客。

赏析:

这首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的重阳节,诗人以重阳为题,抒发了自己因病不能外出,以及家庭经济来源困难和身体衰弱的无奈之情。全诗四句,每句八字一韵,平仄相对,读来朗朗上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