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十日,唐有穷诗人。
惜春不肯拾,共坐夜达晨。
此得守岁意,事愚意已神。
寸阴以分计,一分直千囷。
窃虑假寐顷,倏忽失我春。
今此九月晦,虚叟尤酸辛。
摇落始云悲,回首忽复陈。
讵忍弃菊旧,遽喜迎梅新。

【注释】

三月三十日:指闰九月的三十日。唐有穷诗人:唐代贫寒的诗人。

惜春不肯拾:舍不得春天里美好的时光,不忍心把春天收拾起来。

共坐夜达晨:整夜地坐着直到天亮。

此得守岁意:得到守岁的意味。守岁: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全家人围炉而坐,吃汤圆,以表示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期盼。

事愚意已神:对于这种愚拙的行为,已经产生了一种神奇的感觉。

寸阴以分计:一寸光阴以一天计算。

一分直千囷:每一分钱都能买到一个钱柜(钱柜是古代存放钱币的箱子)。

窃虑假寐顷:私下担心睡个懒觉就错过了。

倏忽失我春:突然就失去了春天的美好时光。

今此九月晦:现在这个九月初九。

虚叟尤酸辛:我这个贫穷的老人更是感到辛酸。

摇落始云悲:秋天到来时开始感到悲伤。

回首忽复陈:回头看时,突然发现梅花又开放了。

讵(jù)忍弃菊旧:怎么忍心放弃菊花的旧景。

遽喜迎梅新:突然高兴地迎接梅花的到来。

【赏析】

这是一首写秋晚时节感伤时光流逝、感叹人生短暂之作。诗中表现了作者对于时间飞逝的无奈与惋惜,以及对生活琐事的淡然处之。

首句“三月三十日”点明题旨,表明这是闰九月的三十日。接下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不舍之情。他不忍心去收拾那些美好时光,而是选择整夜地坐着,直到天亮。这种举动,不仅体现了他对时间的珍惜,更透露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

第二联“此得守岁意,事愚意已神”,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守岁的场景。他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感受到了一种神奇的力量,仿佛已经超越了世俗的束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然而,这种奇妙的感觉并没有给他带来太多的喜悦,反而让他感到了一种莫名的惆怅。

第三联“寸阴以分计,一分直千囷”,诗人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时间的感慨。他认为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如此宝贵,以至于连一个小小的钱柜都能体现出时间的珍贵。这种感慨,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也是对人生短暂的深刻体悟。

第四联“窃虑假寐顷,倏忽失我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自己的感受。他曾经因为贪睡错过了春天的美好时光,而现在看到梅花重新开放,却又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怀念之中。这两句诗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同时也为下一句的转折做好了铺垫。

第五联“今此九月晦,虚叟尤酸辛”,诗人回到了现实的生活状态。他感叹自己如今已经步入了晚年,对于生活的种种琐事更加敏感和敏感。这种情感,既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无奈中的无奈。

第六联“摇落始云悲,回首忽复陈”,诗人再次描绘了自己的心境。秋天的到来让他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当他回首过去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已经走过了许多年华。这种感慨,既是一种对过去的追忆,也是一种对未来的期待。

第七联“讵(jù)忍弃菊旧,遽喜迎梅新”,诗人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觉得不应该因为一时的痛苦而放弃美好的事物,更不应该因为一时的喜悦而忘记生活的艰辛。这两种情绪,虽然看似矛盾,但却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八联“今此九月晦,虚叟尤酸辛”,诗人再次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他感叹自己已经成为了一个空壳,只剩下了无尽的哀愁和无奈。这种情感,既是对自己过去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展望。

第九至十一联“摇落始云悲,回首忽复陈”,“讵(jù)忍弃菊旧,遽喜迎梅新”,诗人分别以“摇落”和“回首”为线索,描绘了自己生活中的不同阶段。他既感叹生命的脆弱和无常,又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既忍受着生活的艰辛,又期待着未来的希望。

第十二联“今此九月晦,虚叟尤酸辛”,诗人再次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他感叹自己的生活充满了酸楚和辛酸,这些经历让他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同时,他也明白自己需要勇敢地面对这些经历,才能继续前行。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守岁的情景,展现了他对时间、生命和生活的深刻认识。诗人通过对时间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感悟,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