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五十九,早岁已闻道。
忆昔初远游,岂信今遽老。
暇日一醉娱,往事万念槁。
悬知身死后,岂无数诗好。
心欲刊晋史,罪匪一灵宝。
陶翁焉得作,细与问江表。

【注释】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即《答陶弘景酒诗二十首》,是谢灵运借酒浇愁,对陶渊明的仰慕之情。

明年:指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

五十九:四十四岁。

早岁:早年的时候。

道:道家之术。

初远游:指陶渊明在东晋初年的归隐生涯。

岂信今遽老:不相信自己现在会这么早就老了。

暇日:闲暇无事的日子。

万念槁:万念俱灰,意指万事皆已遗忘。

悬知身死后,岂无数诗好:料想我死后,岂能不有无数的诗作传世?

刊:刻。

晋史:指《晋书》。

罪匪一灵宝:罪过不是像陶渊明那样,只有一点灵性。灵宝,这里指陶渊明。

焉得:哪里能。

细与问江表:仔细地询问一下江边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借酒浇愁时所写,表达了他羡慕陶渊明的归隐生活,渴望得到他的指点,希望他不要因为自己的罪名而被处死。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哲理。

诗人通过回忆自己年轻时就听说了陶渊明的大名,以及他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展现了他的求知欲望和对陶渊明的深深怀念。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失望,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困惑。

诗人通过对陶渊明的赞美和向往,揭示了他自己的内心世界。他渴望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自由的生活,但同时也深感现实的残酷和无情。因此,他在诗中流露出了深深的无奈和悲凉之感。

诗人通过对陶渊明的赞美和向往,也表达了他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他认为只有像陶渊明那样,才能真正做到无欲无求,超脱世俗的纷扰,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也体现了他内心的挣扎和追求。同时,它也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望,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领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