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熟携竿扑,禽鸣挟弹窥。
自怜多病叟,无奈近邻儿。
排闼宁容锁,逾垣更问篱。
牡丹才半拆,摘去最红枝。
残春感事十首
诗人方回以诗抒怀,描绘残春时节的无奈与哀愁
- 果熟携竿扑
- 描述果实成熟时刻,手持竹竿欲摘取的情景。
- 寓意丰收与满足感,反映诗人内心的愉悦与期待。
- 禽鸣挟弹窥
- 描写鸟儿鸣叫时,手持弹弓观察的情景。
- 表达对自然和谐之美的欣赏,以及内心的宁静与放松。
- 自怜多病叟
- 表达因年老体弱感到自怜和悲哀的情感。
- 反映了人生无常和衰老带来的无奈,以及对健康长寿的渴望。
- 无奈近邻儿
- 描述邻居孩子淘气的行为,让老人感到无奈。
- 揭示了代际之间的冲突与误解,以及老人对年轻一代的期望与担忧。
- 排闼宁容锁
- 表达面对邻居孩子的调皮行为,宁愿被锁在屋内也不愿与之争斗。
- 反映出老人在面对不公待遇时的态度,以及对和谐共处的追求。
- 逾垣更问篱
- 描述翻越围墙,询问邻居篱笆的情况。
- 体现了诗人对邻里关系的关心与好奇,以及对社区生活的关注。
- 牡丹才半拆
- 描写牡丹花开半开的状态,象征着春天的美丽与生机。
- 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与欣赏,以及对自然景观的感慨。
- 摘去最红枝
- 选择摘下牡丹中最鲜艳的部分,象征着追求卓越与完美。
- 反映了诗人对品质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细节的专注与珍惜。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及其对自然、社会与人伦关系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诗人生活环境和心理状态的描述,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感深度,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对于生活态度的思考和追求。
- 诗歌中的“果熟”、“禽鸣”等元素,不仅增添了画面感,还隐喻了生活中的各种变化和经历,如丰收的喜悦、自然的美好与人世间的欢乐与忧愁相互交织。而“自怜”、“无奈”等情感则揭示了诗人面对现实困境时的复杂心理和深层次的人文关怀。整体上,诗歌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感情,既具有艺术性又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