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渔起畎亩,在野贤无遗。
世岂有贫士,贫民且无之。
鳏寡不敢侮,俊乂斯可知。
末季尚贪欲,高位多穷奇。
有如元恺者,岂不寒与饥。
寒饥士之常,苍生良足悲。
【注释】
1、渔:泛指耕田种地。
2、畎:(quǎn)亩:田地。
3、在野:在朝。指做官的。
4、贤(xiàn):贤良,有道德品质的人。无遗:没有遗漏的。
5、世:社会。
6、岂:难道。
7、鳏(guān):老而无妻的人。
8、寡:老而无夫的人。
9、不敢:不能。
10、侮:欺凌。
11、俊乂(yì):杰出的才能。
12、斯知:才知道。
13、末季:末代。
14、尚:还。
15、贪欲:贪婪的欲望。
16、穷奇:凶恶残暴的人。
17、元恺:晋人羊祜,字元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拟写贫士而作。诗中以“贫士”自况,表达了对统治者的愤慨不平。全诗用七言律诗的形式,共七句,每句七个字,平仄相间,声调和谐,读来铿锵有力,气势磅礴。
表明诗人自己虽身处官场,却不忘民间疾苦,处处关心百姓疾苦。颔联指出社会上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真正的贫士已经越来越少了。颈联进一步分析原因,指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统治者们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导致国家政治昏暗,人民生活在极度困苦之中。尾联通过举例说明这一点,并由此得出结论:“有如元恺者,岂不寒与饥。”意思是说,像羊祜这样清正廉洁、心忧天下的官员,难道不是应该受到尊重和爱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