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年十九,谢公破苻坚。
此时尚可为,未及出仕年。
太傅一丘志,永言负东山。
道子国宝辈,日趣晋祚迁。
参军与百里,黾勉一纪间。
典午竟已矣,于兹遂归田。
至今会心人,仰高醉中言。

【注释】渊:指陶渊明。渊明年十九,谢公破苻坚:陶渊明时年十九岁,谢安已破苻坚。此时尚可为:此时还可为国家效力。未及出仕年:还没到应出仕的年龄。太傅:指东晋太傅谢安。一丘志:指隐居的愿望。永言负东山,道子国宝辈:永远地背负着东山的隐居之志,国宝辈指的是王羲之等一批人。日趣晋祚迁:一天天推动着晋朝的命运向好的方向转移。参军与百里,黾勉一纪间:我与王羲之等人一起努力了整整一年。典午:晋代司马氏政权。竟:终于。于兹:在这里。遂:于是。归田:回家过上隐居生活。会心人:志同道合的人。仰高:敬仰。

【赏析】这首诗是陶渊明辞官归隐后写的一首自叙诗。他回忆自己从二十岁起,在仕途生涯中所经历的艰难曲折和所抱的隐居愿望,表达了他对现实政治黑暗和社会腐败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之情。

开头四句追忆早年入仕的经历和抱负:“我”自比为“渊”,说年轻时就立志要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渊明年十九”,写自己入仕的时间。当时谢安已经平定了前秦苻坚的入侵,所以“此时尚可为,未及出仕年”。这里既表示对过去壮年的怀念,又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

中间四句写辞官归田的原因。诗人用“一丘之志”、“永言负东山”来表明自己的志向,用“国宝辈”来指王羲之等人。这两句的意思是,这些年来一直想摆脱官场的束缚,回归自然,过着清静的生活。“日趣晋祚迁”,意思是说,他们一直在努力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希望建立美好的社会。最后两句是对那些志同道合的人的期望。“参军与百里”,指王羲之等一些人。“黾勉一纪间,典午竟已矣”,意思是他们已经努力工作了整整一年,而晋朝的灭亡已经成为事实。“于兹遂归田”,意思是他们终于决定回到农村去隐居了。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政治的不满以及对于美好社会的向往之情。同时,它也反映了作者对于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