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燕涉漠将十霜,西风满眼榆林黄。
时逢北客话围场,鞍马意气犹扬扬。
骆驼红乳蒲萄酒,袒割一醉千百觞。
君今病痁卧南方,掉头不顾尚书郎。
紫阳山人饿欲死,江湖一壑秋田伤。
哀歌相和意惨怆,夜视宇宙何茫茫。
【注释】
鲜于伯几:鲜于子骏,字伯几。唐玄宗时宰相。长句:即《长歌行》,古乐府旧题。
逾燕涉漠将十霜,西风满眼榆林黄。
越过燕赵跨越沙漠,到了十月已是深秋,眼前一片金黄;
北客:指北方来的客人,即鲜于子骏。围场:在今河北丰润、迁安一带,是辽代皇帝狩猎的场所。
时逢北客话围场,鞍马意气犹扬扬(yáng yán)。
正在这时,来了一位来自北方的客人,他谈起了打猎的情景,我骑马纵马意气昂扬;
骆驼:指驼队,这里指运粮的骆驼队。红乳:指葡萄酒。蒲萄酒是西域产的一种名酒。
袒割一醉千百觞(chāng):指喝得畅快淋漓。袒割,露出两臂。觞,古代盛酒器。这里指酒杯。百觞,形容酒量大。
君今病痁卧南方,掉头不顾尚书郎。
你如今因病卧在床上,我丢下官职不顾,也要来看望你。
紫阳山人饿欲死,江湖一壑秋田伤。
紫阳山人,即紫阳真人张果,隐居于终南山,传说他曾预言:“吾年百余岁,当见汉地兵乱。”后果然应验。
哀歌相和意惨怆(chuàng),夜视宇宙何茫茫(máng máng)。
我为你吟唱悲凄的歌,你听后心情很悲伤,我们望着茫茫的天空,感到世事多么茫然。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借友人之口,倾诉自己对友人的关心和思念之情。
首联“逾燕涉漠将十霜,西风满眼榆林黄。”两句写诗人来到北方,目睹了深秋的萧瑟景色。“逾燕涉漠”,说明诗人已经离开了京城长安,越过燕赵地区到达漠北。而到了十月,已经是深秋时节,万物凋零,一派萧瑟的景象。“榆林黄”,是说榆树叶变黄,秋天到了。诗人用“西风”和“榆林黄”来渲染深秋的凄凉气氛,为下文抒写思友之情做了铺垫。
颔联“时逢北客话围场,鞍马意气犹扬扬。”两句承上启下,诗人又见到了北地的朋友,他们在一起谈论打猎的事情,兴致很高。“鞍马意气犹扬扬”,意思是他们骑马纵马,意气昂扬。诗人通过朋友的话,进一步渲染北地的豪迈气氛。
颈联“骆驼红乳蒲萄酒,袒割一醉千百觞。”“骆驼红乳蒲萄酒”四字,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北地的饮食风俗。“袒割”是脱衣露臂的意思。这四句描写了北地的豪爽性格,同时也反映了北地的自然风光。
尾联“君今病痁卧南方,掉头不顾尚书郎。”两句写友人卧病在床,却还惦记着远方的知交。“掉头不顾尚书郎”五字,表明他对仕途的厌倦,对官场生活的不满,表现出他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高风亮节。
全诗以议论为主,夹杂着叙事和抒情,语言简练明快,格调慷慨激昂,感情真挚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和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