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已无知,生者暂为客。
三年归故庐,松竹元自碧。
屡惊山中人,永卧泉下夕。
一二老朋友,何处卜兆宅。
独君有寿相,气貌不异昔。
冷官故稍卑,良畴焉从辟。
幽抱能自宽,胜味各有适。
中守神既全,外物至莫役。
未悟如梦寐,忽觉无痕迹。
眼明远堪眺,脚健险可历。
万重烟霞间,不乏仙与释。
吾侪数老翁,撰日散游策。
当有佳诗篇,付与来者觌。
次韵刘元辉喜予还家携酒见访三首【注释】
- 死者已无知,生者暂为客。:指活着的人暂时如同客人一样生活,失去了亲人,心中充满了悲伤和孤独。
- 三年归故庐,松竹元自碧。:表示作者已经回到了自己的家,家里的松树和竹子依旧郁郁葱葱,颜色还是那么绿。这里的“故庐”指的是作者的故乡,而“松竹元自碧”则是指作者的家乡环境依然美好如昔。
- 屡惊山中人,永卧泉下夕。:表示作者在山中经常被打扰,而自己则永远地躺在泉水旁,度过晚年。这里的“泉下”指的是作者居住的地方,而“永卧”则表明了作者的一生都将如此度过。
- 一二老朋友,何处卜兆宅。:表示作者询问自己的老友在哪里可以找到合适的住所或安身之所。这里的“卜兆宅”意味着寻找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
- 独君有寿相,气貌不异昔。:表示尽管他人可能没有像你那样的长寿和美貌,但你仍然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和良好的品质。这里的“寿相”指的是一个人的寿命长短,而“气貌不异昔”则意味着即使你的外貌和气质都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你的内在品质却并没有改变。
- 冷官故稍卑,良畴焉从辟。:表示即使是一个地位较低的官职,也值得珍惜,因为那代表着你的努力和贡献;同时,你也有机会去开发更好的土地和资源。这里的“冷官”指的是一个地位较低的官职,而“良畴焉从辟”则意味着你有能力和机会去开发更好的土地和资源。
- 幽抱能自宽,胜味各有适。:表示即使身处幽暗的环境,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宽广;同时,每个人对于美好的味道和享受也有各自的偏好。这里的“幽抱”指的是内心的宁静,而“胜味各有适”则意味着每个人对于美好的东西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喜好。
- 中守神既全,外物至莫役。:表示当你的内心充满智慧和力量时,外界的事物就无法影响到你。这里的“中守神”指的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而“外物至莫役”则意味着当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足够强大时,外界的事物就难以干扰和影响他。
- 未悟如梦寐,忽觉无痕迹。:表示当你还在梦中时,你可能还没有完全理解梦境的含义;但当你醒来时,你会发现那些梦境都消失了,留下的只有真实的生活。这里的“梦寐”指的是梦境,而“无痕迹”则意味着梦境虽然虚幻,但却无法留下任何痕迹。
- 眼明远堪眺,脚健险可历。:表示当你的眼睛明亮且视力好时,你可以清晰地看到远方的风景;同样,当你的脚力强健且行走稳健时,你也可以安全地走过险峻的山路。这里的“眼明远堪眺”和“脚健险可历”分别描述了眼睛和脚力的状态,暗示了一个人在生活中需要具备良好的视力和强健的身体。
- 万重烟霞间,不乏仙与释。:表示在重重的烟雾和霞光之间,你仍然可以找到一些与仙和佛有关的人和事。这里的“烟霞”指的是美丽的自然景色,而“仙与释”则分别代表了神仙和佛教徒这两个不同的身份和领域。
- 吾侪数老翁,撰日散游策。:表示我们都已经是一些年迈的老人了,但我们仍然会聚在一起讨论和规划未来的生活和事业。这里的“吾侪”指的是我们这些同辈的人,而“撰日散游策”则意味着我们会在一起制定未来的计划并付诸实践。
- 当有佳诗篇,付与来者觌。:表示当你创作出一首优美的诗歌时,你会将它分享给那些后来的人去欣赏。这里的“佳诗篇”指的是好的诗歌,而“来者觌”则意味着那些后来的人将会有机会去阅读和欣赏这首诗。
赏析:
这是一组表达人生哲理和情感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回到故乡、面对老朋友、以及面对生活中的挫折等场景,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他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第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生活中遭遇的困难和挫折的理解。他认为人们应该学会适应生活的变化,并且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
第二首诗则通过描述自己回到故乡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家乡深深的眷恋和怀念之情。他认为家乡的美好环境和自然景色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只有亲自去体验才能真正感受到其中的美好。
第三首诗则更多地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他认为虽然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但是只要我们有一颗善良的心和坚定的信念,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走向成功。
整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非常优秀的抒情诗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