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暗云迷度杳冥,飞鸣未肯落寒汀。
得无田里声相似,独此长官能细听。
第一首:
月色昏暗,云层迷茫看不清路。
雁群飞过,不肯落在寒冷的渡口边。
注释:度——通过;杳冥——昏暗貌;汀——水边地
第二首:
月亮被云遮住了,看不见天。
大雁鸣叫时也不愿停在寒冷的河滩。
注释:得无——莫非;田里声——指雁鸣声;寒汀——寒冷的水滩;能——可以;细听——仔细倾听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借咏雪中之雁来表达自己对官场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结构严谨,层次清楚。
月暗云迷度杳冥,飞鸣未肯落寒汀。
得无田里声相似,独此长官能细听。
第一首:
月色昏暗,云层迷茫看不清路。
雁群飞过,不肯落在寒冷的渡口边。
注释:度——通过;杳冥——昏暗貌;汀——水边地
第二首:
月亮被云遮住了,看不见天。
大雁鸣叫时也不愿停在寒冷的河滩。
注释:得无——莫非;田里声——指雁鸣声;寒汀——寒冷的水滩;能——可以;细听——仔细倾听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借咏雪中之雁来表达自己对官场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结构严谨,层次清楚。
【解析】 此诗是元代诗人张雨的《送子由之任黟县》。 “五月旦抵旧隐”: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那天,来到我旧居的地方。端午,即端阳节,又称重午节、龙舟节等。 “柳萌整征鞍,杏熟卸归驮”:柳树发芽,整理好马鞍,杏儿成熟,卸下行装。 “风帆辍湘游,云屋返黟卧”:收起船帆,停止在湘江的游览,返回故乡,住在云雾缭绕的房屋中。 “天暑室人瘦,地荒园叟惰”:天气炎热,家中的人消瘦,土地荒芜,园里的老人懒惰。
【注释】 屈:指汉朝时,汉昭帝刘弗陵即位后,因元帝的皇后为卫氏,外戚专权,遂封赵飞燕为皇后。 使:使者。 守:守卫。 乡国:家乡国家。 □□□:用典出自《诗经·魏风·硕鼠》中的“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之句,意谓要离开这个剥削阶级的乐园,到自由快乐的地方去。 比屋:每家每户。 燕雀语:用典出自《诗经·小雅·北山》中的“谁谓尔无羊?百尔何求?民卒(仓猝)有御,鸡栖于埘(du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观世音像赞 观见世间,苦痛之心。而往救之,脱彼呻吟。咄,千□□□,□□只眼。曰何以故,以心观心。 译文: 观音菩萨的像,展现了世间的苦难和痛苦。她用慈悲的心去拯救那些受苦受难的人,使他们摆脱痛苦的呻吟。啊,那千手千眼的观音菩萨,只是用她的一只眼睛就能看透一切。我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只有用心去观察和体验,才能深刻理解观音菩萨的伟大和慈悲。 注释: - 观世音: 观音菩萨,全称“观世音菩萨”
诗句原文: 今日都无病,持杯得自如。 空行万里路,枉读一生书。 可奈多魔障,真当弃腐馀。 休官十六载,此计未全疏。 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今天都没有生病,可以自由自在地饮酒作乐。 虽然身体康健,却空走万里路,浪费了宝贵的生命。 无奈生活中有许多烦恼困扰,就像被疾病缠身一样。 曾经为了功名利禄而努力学习,但最终却是徒劳无功。 已经退休十六年了,但心中仍有未尽的计划和愿望。 译文: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作品赏析和评析: 1. 诗句解读: - 萧梁宗补阙,弃官为头陀。:萧梁时期的宗补阙选择了放弃官职,成为一位出家人。 - 一篇息心铭,至今犹永歌。:一首关于修行的诗歌,至今仍被传唱,表达了对修行的赞美。 - 不爱紫绶黄金带,不爱雕鞍白玉珂。:不追求世俗的荣华富贵,不留恋物质享受。 - 草椽布衲,一筇一蓑。:简朴的生活,用草编织的屋檐和粗布衣物。 -
【注释】:糟姜:用糯米和生姜发酵而成的酒。桕烛:指桕树的果实制成的蜡烛,也称“桕子”。茶:这里特指茶油。瓯:茶具。 【赏析】:此诗为《寒夜》组诗之一。诗人通过描写一个清寒的夜晚,表达了自己对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思想。首句写酒、写茶,都是以物喻情。三盏糟姜酒象征着人生的欢乐时光,一瓯桕烛茶则代表着人生的痛苦与艰辛。第二句中“一盏”一词,更突出了生活的艰难。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深沉的人生哲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今日都无病,沉吟算此生。誓将全晚节,懒复问脩程”意思是:现在身体都很健康,没有什么疾病,可以安心地思考自己的一生了。我要保全自己晚年的清名,不再问及仕途上的事情。 “畏事防忧患,收心入老成。近时学康节,更敢竞时名”的意思是:我担忧的是怕有事情发生,忧虑祸患的到来,所以我收敛心神,进入老成的境界;近来又学习康(王)节
丙申年重阳节前后,作者因今日没有生病而创作了一首诗。诗的内容如下: 今日都无病,黄花酒一觞。 - 今日都无病:今天大家都没有生病,这是一个轻松愉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健康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满足。 - 黄花酒一觞:黄花酒是一种以菊花为原料酿制的酒,这里用来形容酒色如黄菊一般清澈、芬芳。一觞表示酒杯中的酒量,也体现了诗人饮酒的豪迈之情。 登临怜老者,风雨过重阳。 - 登临怜老者:诗人登上高处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鉴赏。 第一首,“山城酒薄客愁浓”,意思是在山城里喝酒很清淡,客人的忧愁很重。诗人用一个“浓”字写出了自己内心的忧愁,“卧厌秋霖万事慵”。意思是懒得躺下休息,因为秋雨连绵不断,百无聊赖。“九月十月忽飞雪,北人南人俱笑容。”意思是说到了九月和十月的时候突然下起了雪,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的人们都笑逐颜开。“飞雪”二字,点明了时节、地域,也写出了天气的严寒
【注释】 物有当黑不肯黑:物,事情。事有当白不肯白:事,事情。黑、白,指是非。当,应当。 【译文】 事物中有些是该受谴责的却不去谴责;事情上有些应受赞扬的却不去赞扬。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当时黑暗政治的强烈抗议,表现了作者对正直之士的同情和尊敬,也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全诗语言简洁明快,直抒胸臆,不假修饰,充分地体现了作者“诗言志”的特色。 首句以反诘的语气,直陈世间许多事情
这首诗是一首赠给寿昌墨客叶实甫的诗,表达了对叶实甫书法艺术的赞赏和对其创作精神的敬佩。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古人削竹以为笔,木板为方竹为策。其字科斗或鸟迹,或篆或籀煤傅漆。(古人用竹子削成笔,用木板做成简策。) 注释:古人使用各种材料制作工具,包括竹子、木头等。 2. 未有今人所谓墨,晋发汲冢尚可识。(至今人们还没有发明真正的墨汁,但从古墓中发掘的文物仍然可以看出它的存在。)
十月中浣酒熟客至分韵得菊字 乱离脱此生,真复类残菊。 严霜百草死,愧我一影独。 乡邻豪夺儿,岂不金满屋。 或乃盗贼起,全家被屠戮。 贾祸由稔恶,寡悔胜干禄。 聊保两鬓白,时倒一樽绿。 客有可人至,酒适今朝熟。 隔墙马蹄响,呵殿盛驺仆。 天边本无物,眼若送鸿鹄。 译文: 我在乱世中度过了一生,现在又像枯萎的菊花一样。 严寒的霜冻把各种草都冻死了,唯独我感到羞愧,因为我独自一人。
【解析】 此诗作于唐文宗开成年间(836—840年),为诗人晚年所作。诗人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韵赋十首”,这是诗人的得意之作,也是其代表作之一,在历代文人中颇受推崇。全诗语言平易,不事雕琢,但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九日已过一”:意思是过了重阳节了。 “嘉菊无人采”:意思是美好的菊花没有人采摘。 “晴轩醉馀芳”:意思是阳光明媚的轩窗里我醉酒后闻到了花香。 “赖有我辈在”
诗句解释与赏析: 生者不聊生,死者已鬼录。 - 注释: 活着的人生活艰难,死了之后也成了冥界的记录者。 - 赏析: 此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生活的困苦,以及死亡后人们命运的无奈。 死视生或优,冥默谢耻辱。 - 注释: 死后看到生前的自己也许还能保持某种优势,默默接受死亡带来的耻辱。 - 赏析: 表达了一种对死亡的超然态度,即便生前遭受种种不幸,死后或许能保持一定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