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渊明面,渊明心可见。
问何以见之,老菊耐霜霰。
尚欲招祖谢,岂不鄙湛羡。
市朝纷屠剥,禄位甘苟贱。
高举能免此,学陶亦云善。

诗句解读:

  1. 不见渊明面,渊明心可见。 这句表达了诗人无法亲自见到陶渊明,但可以间接地通过其作品来感受到他的精神风貌。
  2. 问何以见之,老菊耐霜霰。 诗人询问如何能够看到陶渊明的“心”与精神,而这里的“老菊耐霜霰”象征着陶渊明在困难中保持高洁的品质。
  3. 尚欲招祖谢,岂不鄙湛羡。 “招祖”可能指的是模仿陶渊明的生活方式或思想,而诗人对此感到不屑一顾;这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不满和追求自然、简朴生活的态度。
  4. 市朝纷屠剥,禄位甘苟贱。 描述了市朝中的繁华景象(屠剥),以及人们追求禄位(苟贱)的行为和态度,暗示了社会的浮躁和功利主义。
  5. 高举能免此,学陶亦云善。 诗人认为,只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和原则,就能够避免陷入世俗的纷扰和诱惑,这是学习陶渊明的一种美德。

译文与赏析:

  • 《采菊篇》十首之二:
    我无法亲眼见到陶渊明,但可以通过他的诗篇来感受他的精神。他的生活虽然简朴,却能抵御外界的诱惑。

  • 注释:渊明 - 陶渊明。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精神风貌的向往和理解。

  • 《采菊篇》十首之三:
    你询问我是如何见到陶渊明的“心”(指其精神),我想,只有像老菊花那样经历霜雪的洗礼。

  • 注释:心 - 指陶渊明的精神风貌。

  • 赏析:诗人以自然景物喻人的品格,突出了陶渊明的坚韧不拔。

  • 《采菊篇》十首之四:
    我还想效仿陶渊明的做法,但他的行为在我看来显得如此鄙吝。

  • 注释:湛羡 - 形容羡慕之意。

  • 赏析:这里诗人表达了对陶渊明生活方式的羡慕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

  • 《采菊篇》十首之五:
    我在喧嚣的市场中努力寻找陶渊明的影子,却发现他的足迹早已被世人遗忘。

  • 注释:湛羡 - 形容羡慕之意。

  • 赏析:诗人用“湛羡”一词表达了对陶渊明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向往。

  • 《采菊篇》十首之六:
    我渴望效仿陶渊明,但他的行为让我感到鄙弃。

  • 注释:湛羡 - 形容羡慕之意。

  •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陶渊明生活方式的认同,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现实不满的情绪。

  • 《采菊篇》十首之七:
    市场上的人们只顾着争夺利益,忘记了陶渊明曾经说过的话。

  • 注释:湛羡 - 形容羡慕之意。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强调了陶渊明的价值观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性。

  • 《采菊篇》十首之八:
    我愿意效仿陶渊明,但他的行为让我感到鄙弃。

  • 注释:湛羡 - 形容羡慕之意。

  • 赏析:诗人在这里再次表达了对陶渊明生活方式的认同,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现实不满的情绪。

  • 《采菊篇》十首之九:
    我在喧嚣的市场中努力寻找陶渊明的影子,却发现他的足迹早已被世人遗忘。

  • 注释:湛羡 - 形容羡慕之意。

  • 赏析:诗人用“湛羡”一词表达了对陶渊明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向往。

  • 《采菊篇》十首之十:
    我渴望效仿陶渊明,但他的行为让我感到鄙弃。

  • 注释:湛羡 - 形容羡慕之意。

  •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陶渊明生活方式的认同,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现实不满的情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