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高紫兰摧,雪近黄菊槁。
物理有代谢,焉得长美好。
古圣毓庶物,必欲使寿老。
不幸凶短折,岂若保终考。
庄生强齐物,妄谓彭聃夭。
龟鹤动千龄,难与蜉蝣道。
什袭夜光璧,谁忍碎兹宝。
我评菊与兰,终胜百凡草。
【译文】
风高紫兰摧,雪近黄菊槁。
物理有代谢,焉得长美好。
古圣毓庶物,必欲使寿老。
不幸凶短折,岂若保终考。
庄生强齐物,妄谓彭聃夭。
龟鹤动千龄,难与蜉蝣道。
什袭夜光璧,谁忍碎兹宝。
我评菊与兰,终胜百凡草。
注释:
- 风高紫兰摧,雪近黄菊槁:形容紫兰和黄菊被风吹打,雪花接近它们而枯萎凋零。
- 物理有代谢,焉得长美好:事物都有新陈代谢,怎么能保持长久的美好?
- 古圣毓庶物,必欲使寿老:古代的圣人养育万物,必定想让它们长寿。
- 不幸凶短折,岂若保终考:不幸的是,这些凶恶短命的人夭折了,哪比得上那些能够长寿的人呢?
- 庄生强齐物,妄谓彭聃夭:庄子强行把万物看作同一类,并妄称彭祖(指彭祖年寿极高)也夭折。
- 龟鹤动千龄,难与蜉蝣道:龟和鹤活上千年,很难与蜉蝣相比。
- 什袭夜光璧,谁忍碎兹宝:珍藏着珍贵的夜光璧,谁敢轻易把它打碎?
- 我评菊与兰,终胜百凡草:我评说菊花和兰花,最终还是胜过其他普通的花草。
赏析:
这首诗以“杂兴十二首”为题,实际上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表达了对长寿和美好的追求和珍视。
诗中第一句“风高紫兰摧,雪近黄菊槁”,通过风高和雪近的景象,形象地描绘了紫兰和黄菊被风吹打,雪花接近它们而枯萎凋零的情景,表达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诗人通过这种对比,揭示了自然界中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生命无法逃避这个自然的规律。
第二句“物理有代谢,焉得长美好”,则是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诗人指出,事物的生长和发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只有顺应这一规律,才能获得长久的美好。而如果违背了这个规律,即使是再强大的存在也会走向衰亡。这是对生命的一种深刻思考和理解。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分别从古今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古人如何培养万物,让它们的寿命更长;以及现代人如何面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如何珍惜生命、尊重自然。这些观点不仅具有深刻的哲理性,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诗的最后一句“我评菊与兰,终胜百凡草”,则是诗人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总结和升华。他认为,虽然菊花和兰花在众多花草中脱颖而出,但它们仍然无法逃脱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而其他普通的花草则更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更好地生存下去。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理解。它既是一种审美的享受,也是一种精神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