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菊半槁,垂迫长至节。
炎州天气殊,蛰户犹未闭。
北方当此时,无雨有为雪。
吴霖百昼夜,不见霜露结。
瘦马溅腐泥,裸袒舟子热。
老子所居隘,粪秽足呕泄。
西望万重山,中有茅宇洁。
何当归去来,独卧一榻设。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理解。

第一句“十月菊半槁,垂迫长至节”,意思是十月菊花已经凋零了大半,正是长至节气到来时。长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这天气温下降,寒气中生,万物开始休眠。

第二句“炎州天气殊,蛰户犹未闭”,意思是炎热的州郡气候与冬天大不相同,蛰伏的人家还没有关闭门户。

第三句“北方当此时,无雨有为雪”,意思是北方这个时候,虽然没有下雨却有下雪。

第四句“吴霖百昼夜,不见霜露结”,意思是吴地连续下了百天的大雾,也没有见霜露凝结。

第五句“瘦马溅腐泥,裸袒舟子热”,意思是瘦马在腐烂泥泞上溅起了泥浆,裸露的船工感到酷暑难耐。

第六句“老子所居隘,粪秽足呕泄”,意思是我住的地方狭小狭窄,粪土秽物足够我呕吐排泄。作者以“老子”自比,说自己处境艰难,生活贫苦。

第七句“西望万重山,中有茅宇洁”,意思是向西远眺连绵的群山,山中的茅屋洁净雅致。

第八句“何当归去来,独卧一榻设”,意思是哪里归去来呢?独自躺在一张草席之上。这里表达了诗人归隐田园的愿望。

【答案】

译文:

十月的菊花已半枯,正值寒冬腊月到。

炎热的南方气候不同,蛰伏的人家还未关。

北方此时没有下雨,却有下雪的可能。

吴地连阴下了百多天,却没有见到霜露凝。

瘦马在烂泥上溅泥浆,赤裸的船夫汗流浃背。

我的住处狭小又狭窄,臭气冲天的粪便足够我呕吐排泄。

我向往那西面的高山,那里有一间洁净的茅屋。

我想回去隐居田园,独自躺在一张草席之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前六句写景抒情,后二句抒发感情。全诗语言质朴平实、自然流畅,意境清新淡雅、含蓄隽永。首句“十月菊半槁”。点明时令和季节,交代了主人公所处的环境,也为下文的景物描写作铺垫。接着写长至节到了,菊花已半枯,而江南的天气还是那么温暖,人们还穿短衣短裙;而越地的人们则早已换上春装,穿上了棉袄。这两句既写出了江南与越地气候的不同,同时写出了江南的民风之淳朴,也写出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次句“炎州天气殊”。“炎”字点出南方的气候特点,而“殊”字则写出了南北气候的巨大差别,突出了南方冬暖的特点。三句“蛰户犹未闭”。从侧面烘托了南方的气候特点和人们的热情好客。“北国无雪事更烦”。四句写江南的天气虽然暖,但却没有下雪,这两句写出了南国的气候特点。五句“吴霖百昼夜”,从侧面烘托了南方的气候特点。六句“不见霜露结”。这句诗既写出了江南冬暖的气候特点,又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瘦马溅泥污”一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江南冬暖时节的景色。“裸袒舟子热”一句写出了江南人的生活情趣。最后两句写诗人的心境:“老子所居隘”,写出了自己身处偏僻简陋的环境;“粪秽足呕泄”,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感受。尾联“西望万重山,中有茅宇洁”,写自己渴望归隐山林的愿望。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真实地展现了江南冬暖时节的自然风貌和人们的生活习俗。同时,诗人通过对江南的热爱和赞美,表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归隐山林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