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五十九,门弧子垂左。
我今年七十,见子双髻鬌。
腹仅椰子大,贮书一何夥。
疾读建瓴水,响应炙车輠。
光怪蟠肺肠,不啻珠万颗。
小松三尺许,千丈气磊砢。
近笑韩氏子,瑟僩了细琐。
远笑陶翁儿,但解觅梨果。
我年如子时,记诵亦云颇。
举苕乃遗帚,一懒万事堕。
愿子于心田,及时勇耕播。
秋成敛精凿,糠秕勤筛簸。
子之名曰燧,此语本宰我。
拾旧新是图,学问甚改火。
字之曰又新,进业幸勿惰。
譬如万里途,幸已糇粮裹。
一旦辍于行,骏马同鳖跛。
近世文字繁,动辄百箧锁。
谁能发蠹鱼,丹铅拂埃堁。
手之而口之,五夜孤灯坐。
林下时思之,解衣盘薄裸。
六经四书外,一一与探揣。
鹏鲸大胾嘬,馀子或螟蠃。
又新有如此,名世岂不可。
江之水汤汤,念子驾归舸。
溯源寻紫阳,子其正帆柁。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苏东坡)写给他的弟子方子翼的。诗中表达了苏轼对弟子方子翼的赞赏和期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信心。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我年五十九,门弧子垂左。
  2. 我今年七十,见子双髻鬌。
  3. 腹仅椰子大,贮书一何夥。
  4. 疾读建瓴水,响应炙车輠。
  5. 光怪蟠肺肠,不啻珠万颗。
  6. 小松三尺许,千丈气磊砢。
  7. 近笑韩氏子,瑟僩了细琐。
  8. 远笑陶翁儿,但解觅梨果。
  9. 我年如子时,记诵亦云颇。
  10. 举苕乃遗帚,一懒万事堕。
  11. 愿子于心田,及时勇耕播。
  12. 秋成敛精凿,糠秕勤筛簸。
  13. 子之名曰燧,此语本宰我。
  14. 拾旧新是图,学问甚改火。
  15. 字之曰又新,进业幸勿惰。
  16. 譬如万里途,幸已糇粮裹。
  17. 一旦辍于行,骏马同鳖跛。
  18. 近世文字繁,动辄百箧锁。
  19. 谁能发蠹鱼,丹铅拂埃堁。
  20. 手之而口之,五夜孤灯坐。
  21. 林下时思之,解衣盘薄裸。
  22. 六经四书外,一一与探揣。
  23. 鹏鲸大胾嘬,馀子或螟蠃。
  24. 又新有如此,名世岂不可。
  25. 江之水汤汤,念子驾归舸。
  26. 溯源寻紫阳,子其正帆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予弟子方子翼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他学识渊博、勤奋好学的期望。诗中通过赞美弟子方子翼的才华和努力,表达了作者对他的信任和鼓励。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知识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