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诸侯公侯伯,今之诸侯二千石。建邦作郡事不同,后车皆当载宾客。
钓鱼吕望朝弃竿,饭牛宁越夜辞轭。云龙风虎机会偶,赫奕功名垂竹帛。
原尝春陵四公子,珠履三千分鼎食。冯欢市义薄聚敛,毛遂歃盟却强敌。
梁王兔园礼词人,相如之赋枚乘七。平津更有翘材馆,大开东阁英彦集。
徒步常何起马周,落河房琯任刘秩。严郑公延杜子美,郭汾阳遇李太白。
朱门若止藏歌舞,无一措大研文墨。不知稼穑友朋阙,傥非痴物亦俗物。
临川太守千骑行,谁董琴瑟护书册。吾子从之大江西,训诱诸郎据师席。
王介甫之学误人国家,陆子静之学杂彼禅佛。四海公论有如此,读书岂可无拣择。
若夫拟岘台登临而赋诗,不妨寄我清江纸一疋。

诗句释义

  • 古之诸侯公侯伯,今之诸侯二千石。建邦作郡事不同,后车皆当载宾客。

  • “古之诸侯公侯伯”指古代的诸侯,他们地位显赫。

  • “今之诸侯二千石”指的是现在的诸侯,他们的官位是二级的高级官员。

  • “建邦作郡”是指建立国家或郡县,“后车皆当载宾客”意思是这些诸侯在出行时都会带着众多的宾客和随从。

  • 钓鱼吕望朝弃竿,饭牛宁越夜辞轭。云龙风虎机会偶,赫奕功名垂竹帛。

  • “钓鱼吕望”可能是指历史上的吕尚(太公望),他是周朝的开国功臣之一。

  • “饭牛宁越夜辞轭”可能是指宁戚(宁子),他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音乐家,曾用夜歌的方式向齐桓公献诗,被齐桓公赏识并提拔。

  • “云龙风虎机会偶”,这里的“云龙风虎”比喻机遇和时机。

  • “赫奕功名垂竹帛”,意指功业辉煌,名垂千古。

  • 原尝春陵四公子,珠履三千分鼎食。冯欢市义薄聚敛,毛遂歃盟却强敌。

  • “四公子”可能指的是西汉的四位贵族子弟,如刘氏宗族中的重要成员。

  • “珠履三千分鼎食”形容富贵人家的生活奢华。

  • “冯欢市义薄聚敛”中的“冯欢”可能是指某位人物,他重视仁义,不追求财富积累。

  • “毛遂歃盟却强敌”中的“毛遂”是一位著名的战国时期人物,以勇敢坚定著称,他在一次战斗中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

  • 梁王兔园礼词人,相如之赋枚乘七。平津更有翘材馆,大开东阁英彦集。

  • “梁王”可能是指梁武帝萧衍,他曾经建造过兔园,是南朝梁的都城。

  • “相如之赋”可能是指司马相如的赋作,他的赋文在当时非常著名。

  • “平津”可能是一个地名或历史人物的别称。

  • “翘材馆”可能是指培养人才的地方,“大开东阁英彦集”意味着开放门户,招纳四方英才。

  • 徒步常何起马周,落河房琯任刘秩。严郑公延杜子美,郭汾阳遇李太白。

  • “常何”可能是唐朝初年的官员,“马周”是一位历史上著名的人物,曾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赏识和提拔。

  • “落河房琯”中的“房琯”是唐朝的一位重要将领,他曾被任命为节度使,但后来因政治原因被贬。

  • “严郑公”可能是指严武,他是唐代的大臣,“郭汾阳”则是指郭子仪,另一位唐朝的名将和政治家。

  • 朱门若止藏歌舞,无一措大研文墨。不知稼穑友朋阙,傥非痴物亦俗物。

  • “朱门”可能是指富贵之家的大门,“若止”意为仅仅,“措大”是古代读书人的自称,“研文墨”意为研究书写文章。

  • “稼穑”是农业的基本工作内容,“友朋阙”意味着朋友之间缺乏共同的兴趣和话题。

  • “傥非痴物亦俗物”中的“倘非”表示如果不是,“痴物”是愚蠢的事物,“俗物”是平庸的事物。

译文
古代诸侯公侯伯,现在诸侯都是二等官员。建立国家或郡县,都要带客人们一起出行。
吕尚放弃钓竿,宁戚夜里辞掉牛轭;有如云龙风虎般的机会,才能成就一番伟业。
原仲尼曾是春秋时的四公子之一,他穿着珍珠鞋,享受着丰厚的俸禄。冯欢重视道义而不求财利,毛遂在关键时刻与敌人结盟。
梁武帝修建兔园宴会,司马相如、枚乘都有杰出之作。平津有贤才馆所,广招四方英才来此聚会。
赵无己徒步行走去江西,教导诸郎根据师长之学而学习。王介甫学问误了国家,陆子静的学问又掺杂了佛道。四海之内应当有这样的公正评价,读书人岂能没有鉴别的能力?
假如像陶渊明那样登上岘山台赋诗,不妨让我寄上清江纸一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许多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和他们的经历,以及他们的志趣和成就。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知识的重视和对道德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时代变迁和社会现象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