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书剑走闽瓯,三十年前欠此游。
赤脚有心尊鲁国,白头无力赋扬州。
花明靴巷新番市,草暗城隅旧敌楼。
桥上更无何逊迹,梅花明月为谁留。
诗句解释与赏析:
- 半生书剑走闽瓯,三十年前欠此游。
- “半生”和“三十载”表明了时间跨度,从过去到现在,表达了对过去的回顾和遗憾。
- “书剑”通常指文人的武器和学识,这里指文人的才能和志向。
- “闽瓯”是指福建省一带,暗示了诗作的地点或背景。
- “欠此游”表示未能实现的愿望,可能指未完成的旅行或某种未竟的事业。
- 赤脚有心尊鲁国,白头无力赋扬州。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
- “赤脚有心尊鲁国”意味着虽然贫穷但仍然怀有尊师重道的心(尊鲁国可能指的是孔子,古代鲁国的学者被尊为圣人)。
- “白头无力赋扬州”则反映了诗人年老体衰,无法像年轻时那样挥笔赋诗,表达壮志。
- “扬州”是古时的地名,此处可能是诗人曾经居住或旅行过的地方,现在已不再有当年的风采。
- 花明靴巷新番市,草暗城隅旧敌楼。
- 描述了两个不同的场景:一个是繁荣的市场(花明靴巷),另一个是荒废的城楼(草暗城隅)。
- “新番市”可能意味着市场的变化,新旧交替的景象。
- “旧敌楼”则可能象征着过去的敌人或不愉快的经历。
- 桥上更无何逊迹,梅花明月为谁留。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孤独。
- “桥上更无”可能意味着诗人在这座桥梁上找不到任何慰藉或共鸣的人。
- “明月”常用来象征清辉、高洁,这里可能表达了诗人对清高品质的追求或对现实的不满。
- “为谁留”可能表示诗人对于自己的处境感到迷茫或无助,不知道是为了谁而留下。
这首诗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现实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整体上,这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