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曾采石酹诗仙,又拜书岩荐菊泉。
京口火头才负乘,柴桑处士便归田。
驰驱名并诸公驾,尸祝谁碑百世贤。
近代从容人死义,后先二尹合俱传。

彭泽新县靖节祠

已曾采石酹诗仙,又拜书岩荐菊泉。

京口火头才负乘,柴桑处士便归田。

驰驱名并诸公驾,尸祝谁碑百世贤。

近代从容人死义,后先二尹合俱传。

注释:

①彭泽:即陶渊明,字元亮,东晋诗人,曾任彭泽县令。靖节:陶渊明的号;祠:庙宇。这首诗是诗人自题所作靖节庙。②采石:在今安徽马鞍山市东南。③“又”:又作“有”、“见”。④书岩:即书岩寺,在今江西九江市西北。⑤京口:古地名,在今江苏镇江市西。⑥火头:指烧火做饭的仆人。⑦柴桑:柴桑里,陶渊明隐居的地方。⑧驰驱:骑马快跑。⑨名并诸公驾:意谓与诸公并列。⑩尸祝:指祭祀时的祭品,此处泛指祭祀。⑪后先:先后。⑫二尹:指陶潜和陶宏景。陶潜曾为彭泽令。陶宏景是陶潜的侄儿,曾任庐陵郡(治所在今江西吉安)太守,时人称他为“二尹”。⑬从容:安然。⑭后先:前后。⑮二尹:这里指陶潜和陶宏景。陶潜曾为彭泽令,陶宏景是陶潜的侄子,曾任庐陵郡太守,时人称他们为“二尹”。⑯传:流芳百世,永垂不朽。

赏析:

这首诗是陶渊明晚年归隐后的一次出游经过其故乡彭泽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于官场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风格古朴自然,语言简练流畅,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