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峰顶接天高,下视尘寰走猬毛。
坤野未能休血战,鼎湖谁复恋乌号。
一杯彭蠡空浮泪,万里长江漫激涛。
安得驾虬鞭霹雳,涨翻溟渤洗腥臊。

这首诗出自明代诗人于谦的《登黄龙山绝顶》。以下是对每一联的解析:

  • 第一联:“黄龙峰顶接天高,下视尘寰走猬毛。”
  • 注释:黄龙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海拔173米,主峰黄龙峰在山上。这里的“接天”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高耸入云,直插云端,给人以震撼之感。而“下视”,则让人感受到站在山顶向下俯瞰的开阔视野,可以看到脚下的世界如同被刺猬毛覆盖一般,显得十分渺小。
  • 第二联:“坤野未能休血战,鼎湖谁复恋乌号。”
  • 注释:在古代中国,“坤”是指土地或大地,象征着广阔的大地和无尽的生命;“血战”意味着激烈的战斗或争斗;“鼎湖”则是传说中的湖泊名,这里指代的是黄帝的故乡。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大地的无尽生命力以及人类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悲伤。
  • 第三联:“一杯彭蠡空浮泪,万里长江漫激涛。”
  • 注释:彭蠡,即今江西鄱阳湖南北部。“一杯”,在这里指的是江水,象征着浩瀚如酒的江河;“浮泪”,形容人们因自然美景而感动落泪的情感。而“激涛”则描绘了长江汹涌澎湃的景象,给人以力量和动感。
  • 第四联:“安得驾虬鞭霹雳,涨翻溟渤洗腥臊。”
  • 注释:虬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兽,常用来形容威猛、有力;“驾虬鞭”则形象地比喻使用强大的力量驾驭自然的力量;“霹雳”、“溟渤”分别指天空和大海,暗喻自然界的强大力量;“洗腥臊”则暗示着清洗掉世间的污秽和腐败。整句诗表达了一种强烈的征服欲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黄龙峰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的一些意象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看法和态度。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思考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