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大江秋,凄凉觉底愁。
逆潮攻败垒,荒树入沙洲。
险固空馀迹,清平且壮游。
不须腰十万,明日上扬州。
这首诗是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任扬州知州时期所作。王安石于熙宁八年(1075)四月,因“变法”而得罪,被贬为江宁(今南京)司马,次年又徙通州(今四川达州市)。此时他已离开京城多年。诗中描写了他在瓜洲渡口的见闻和感慨。
泊瓜洲二首 其一
落日大江秋,凄凉觉底愁。
逆潮攻败垒,荒树入沙洲。
险固空馀迹,清平且壮游。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经过瓜洲时,看到残阳西下,江水东流,顿生羁旅之恨。诗人用“落日、大江、秋天、凄凉”,渲染出一片萧瑟的气氛。然后以“逆潮、攻败垒、荒树、入沙洲”等词语,写出了一幅荒废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现状的忧虑。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信心与期待。他认为尽管目前国家形势严峻,但是只要能够保持清醒头脑,积极进取,就一定能够让江山社稷重新焕发生机。因此,即使身在扬州,也要时刻保持警惕,为国家的复兴而奋斗不息。
其二
险固空馀迹,清平且壮游。
不须腰十万,明日上扬州。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经过瓜州时所写下的作品。其中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前两句写景,描绘了诗人眼中的瓜洲风景;后两句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关心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又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关切。
这两首诗都是王安石在仕途坎坷、身处逆境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