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城悬九里,夹地出双溪。
傍水编茅屋,移花近药畦。
长年无客到,终日有猿啼。
利路何须问,闲身尽可栖。
【注释】:
①悬:高。城:指城隍庙。
②双溪:两条小溪,并流于一处。
③傍:靠近。编:编制。茅屋:简陋的房屋。
④移花:把花移植到药畦里种植。
⑤利路:好道路。何须问:何必去问呢。
⑥闲身:空闲的时间。尽:都。栖:栖息。
译文:
离开城隍庙,距离大约有九里地,夹着两条小溪。
在靠近溪水的地方建了简陋的房屋,把花卉移植到药圃中。
长期没有客人来访,整天可以听到猿猴的啼叫声。
走好的道路何必要去询问,有空的时候都可以在这里隐居。
赏析:
此诗描绘了山居生活的情趣。作者以诗人的身份写来,自然清新,不落俗套。首句“去城悬九里”、“夹地出双溪”,是说离城九十里,两溪并流。次句写山居环境之清幽,“傍水编茅屋,移花近药畦”,“傍水”,紧靠溪水;“编茅屋”,用茅草盖房;“移花”是将花移植到菜园中种植;“近药畦”,靠近药圃。第三两句是全篇主旨。前句写诗人长期无客来访,“终日有猿啼”,说明山居生活很清静,与外界的联系很少。后句则写出诗人内心的感慨:走好的道路何必要去询问,有空的时候都可以在这里隐居。表达了诗人隐逸山林、追求自由自在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