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拜山农号,生涯日日新。
带泥移瘦竹,和藓择枯薪。
时酌山泉赏,都无世俗尘。
乌鸢虽见忌,麋鹿自相亲。
山中杂兴二十首
因拜山农号,生涯日日新。
带泥移瘦竹,和藓择枯薪。
时酌山泉赏,都无世俗尘。
乌鸢虽见忌,麋鹿自相亲。
注释:
- 因拜山农号:意为因为自己以山民的身份称呼自己为“山农”。
- 生涯日日新:意为生活每天都在更新。
- 带泥移瘦竹:意指在移动瘦弱的竹子时,身上沾满了泥土。
- 和藓择枯薪:意指选择那些带有藓苔的干柴作为燃料。
- 时酌山泉赏:意为时不时地品尝山泉,欣赏美景。
- 都无世俗尘:意指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与纷扰。
- 乌鸢虽见忌:意为虽然乌鸦与鸢鸟会嫉妒它。
- 麋鹿自相亲:意为麋鹿也会与它亲近。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琐事,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
诗人通过“因拜山农号”这一行为,表明了自己以山民的身份称呼自己为“山农”,这种自称体现了他对山林生活的认同和尊重。接着,“生涯日日新”这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即每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在描述生活细节时,诗人展现了自己的勤劳与细心。如“带泥移瘦竹”、“和藓择枯薪”等动作,不仅反映了他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也展示了他在简朴生活中寻求满足的精神风貌。这些细节使得诗歌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让人感受到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
最后两句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诗人通过“都无世俗尘”和“乌鸢虽见忌”这两句话,表达了他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以及他对自然界生物的友善。这种态度既体现了他的高洁品质,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深深爱恋。
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人以朴实的语言、细腻的笔触,将自己的生活点滴呈现给读者,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活的味道和自然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