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清山静,素秋光满,凉夜人圆。恣开怀赏玩过三更。更谈论幽玄。
圆明顿悟,无私普照,善行周全。向今宵觉彻性皆通,证陆地神仙。
【注释】
海清山静:形容秋天的景色,大海清澈见底,高山寂静无声。
素秋:指深秋季节,天高气爽。
凉夜人圆:指在中秋佳节时,家人团聚。
恣开怀赏玩过三更:尽情地畅饮庆祝。
更谈论幽玄:继续深入讨论玄奥的问题。
圆明顿悟:指在理解宇宙、生命和存在的本质方面有所领悟。
无私普照:指佛性或真理无所不在且无差别。
善行周全:指一切行为都符合佛法的要求。
向今宵觉彻性皆通:指在今夜的悟道中得到彻底的理解。
证陆地神仙:指达到佛教所说的涅槃境界,脱离生死轮回。
【赏析】
《贺圣朝 · 太平兴国观中秋赏月》是宋代词人张先的作品。此词上片写中秋夜之景与人之乐,下片写中秋夜所悟之理,全词意境清幽,韵味悠长。
首韵写中秋之景。“海清山静”两句,以动衬静,写出了秋高气爽的天气和明月高悬的景色,为下文作铺垫。“恣开怀赏玩过三更”,描绘出人们在中秋之夜畅饮庆祝、欢聚一堂的欢乐场景,表现了一种人间的美好情感。
第二韵转入对中秋之夜的思考和感悟。“更谈论幽玄”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热闹场面,同时点出了人们对玄奥问题的思考和探讨。“圆明顿悟”,即对月亮圆满明亮这一自然景观的体悟,表达了词人对宇宙、生命和存在本质的认识;“无私普照”则强调了佛法无边、无所不能的特点,体现了词人的佛性信仰。“向今宵觉彻性皆通”,则是说在中秋之夜的感悟中,词人对人性、道德等方面有了更深的理解。
尾韵回到现实生活,以词末之叹来表达词人对人生、宇宙的深刻思考。“证陆地神仙”一句,表明通过中秋之夜的感悟,词人已经达到了佛教所说的涅槃境界,脱离了生死轮回。而“更谈”二字,又透露出词人在人生道路上依然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