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孙织玉帘,悬之千仞石。
垂垂不复收,滴滴空山碧。
【注释】
天冠山:即天台山。唐时,天台山属浙江杭州。“龙口岩”:又名“石梁”,为天台山八大景之一,位于天柱峰下。
译文
天上织女在天冠山顶上用云彩作布,
织成一幅巨大的玉帘,高悬于千仞的峭壁上,
垂下的玉帘垂挂得又长又细,
从天而降的瀑布飞流直下,
溅起无数晶莹的水珠,
使整个山谷显得更加清澈碧绿。
赏析
此诗是作者登山观瀑之作。天冠山位于浙江天台县,因山顶有天冠峰而得名。唐大历二年(767),诗人与颜真卿等人同游天台,曾登临该山。天冠山上有著名的石梁飞瀑,瀑布飞泻而下,水声如雷;悬崖之上,云雾缭绕,玉帘悬挂,景色奇丽。诗人登上石梁,俯视瀑布如练,仰望天宫,心旷神怡,于是写下了这首七绝。首句写天冠山之奇伟。天冠山海拔1382米,为天台最高峰,故称天冠。山巅有天柱、灵峰诸峰,尤以天柱峰最为雄伟险峻,相传为太皇娘娘所化,故亦称天台。山中林木葱郁,奇花异草遍地生长,又有瀑布、石门等名胜古迹。诗人游山观瀑后有感,于是挥笔赋诗。第二句写瀑布之壮观。“悬之千仞石”,形容瀑布高悬千丈之上。“垂垂”指瀑布下垂的样子,形容其高远、绵延不断。第三句写瀑布之浩大。“滴滴空山碧”,形容瀑布如万颗珍珠落玉盘,声音清脆,溅起的水珠洒落在空山之间,使山谷显得更加清澈碧绿。全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天冠山之美景。